而此刻,曾亲眼见过那艘神奇船只的甘姓将领,正快马加鞭奔向余姚——这个在航海游戏中耳熟能详的港口城市。
或许你对宁波并不熟悉,但定然听说过这座繁华的东海之滨。
余姚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背倚杭州湾,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天生就是发展的福地。
时任余姚县令的朱桓,正是东吴老臣朱治的长子。
(东汉官制中,虽多以县令为尊,却也有县长之称,此乃郡国并行制度的历史遗留。)
当年孙策本是给朱治情面,让朱桓在此历练,未曾想孙澎主事后,这座海滨小城竟焕发新生。
孙澎给朱桓的第一道命令,便是筑路。
这在古代可是耗资巨大的工程。初期朱桓只能精打细算,靠着县里有限的税赋慢慢推进。
朱家虽富甲一方,却也不会自掏腰包。
就在昨日,孙澎突然拨来巨款,连朱桓都不禁怀疑:主公莫非又劫了哪家豪强?
直到收到父亲书信,才知晓陆氏在吴县与孙澎共创之事,朱家亦参与其中。
手握这笔资金,朱桓暗自发誓要证明自己绝非庸碌之辈。
五文钱办五文事是庸才,
十文钱办十文事是良才,
十文钱办二十文事方显大才之姿。
更令他警觉的是,孙澎不仅调来了蒋钦,连新降的甘宁也派至余姚,这般布局显然所图非小。
这两名将领在水战领域都享有盛誉。虽然甘宁是归降将领,但蒋钦的军功更为显着,曾担任葛阳县尉职务。按照资历,他完全有资格接替余姚长职位。
作为上级,驾驭能力出众的下属始终是个挑战。孙澎将这两位猛将调至麾下,朱桓内心难免忐忑。
然而朱治很快打消了他的顾虑——朱氏家族再次向孙澎提供了资金支持。
与拼实力的甘宁、蒋钦不同,朱桓获得了资本加持。在职场中,投资者与执行者的地位差异不言而喻。
随着时间推移,朱桓深切感受到孙澎对余姚的战略布局。顾雍也开始调配资源,迁移两座县城的人口至此,确保地区发展符合规划。
甘宁到任后立即面见朱桓。根据孙澎命令,两位将领各自挑选千名士兵,组建 ** 水军部队。
兵员已就位,战船何在?甘宁急切询问。蒋钦疑惑道:港口不是现有船只吗?
甘宁暗自腹诽:这位同僚竟不知机密战舰之事?转念想到严密的保密措施,便笑道:公奕尚未见识扬州水军的秘密武器吧?
在蒋钦追问下,甘宁避而不答:此事该由朱大人说明。
朱桓最终揭晓答案:主公有令,十月中旬将交付五艘新型战舰。训练成效更优者可获三艘。听闻此言,甘宁不禁想起昔日遭遇的那种非凡战船。
**
九月已过半,仅剩一月用于操练备战。
届时能分得三艘战船还是两艘,全看这月的训练成果。
他目光一转,落在蒋钦身上,眼中战意灼灼。
蒋钦见状,暗忖能让甘宁如此眼热,主公的新船必定非同凡响。
他当即暗下决心:这一个月定要倾尽全力练兵。
虽不敢与周都督麾下的精锐水军比肩,但只要能压过甘宁练的兵,便算成了。
两位水将的较量之心,就此燃起。
朱桓暗自叹服——仅凭五艘船的分配,便让蒋钦与甘宁铆足了劲。
眼下二人满心扑在练兵上,自己这余姚长官反倒清闲了。
驭人之术,今日算是领教了。
如今余姚钱粮充足,又有政策扶持,若再无所作为,便真是庸才不堪大用。
不可莽撞!朱桓自知经验尚浅,需寻个老成之人指点。
他思虑再三,突然想到一人——
辞官闲居的前吴郡太守,盛宪!
盛宪虽与孙策有旧怨,同孙澎也不过是颜面上过不去。
朱家与盛家皆是江东世族,虽平日往来不多,却也未曾交恶。
既不愿为孙澎效力,来指点我这后辈总无妨吧?
朱桓放低姿态登门求教,恳请盛宪为自己掌舵引路。
盛宪沉吟片刻,心想权当给朱治面子,不算替孙澎办事。
嗯,自然不算。
**光阴似箭,转眼已是建安五年十月。
官渡之战的转折,终在孙澎的焦灼等待中如期降临。
许攸作为关键棋子,完成了其最重要的使命。
乌巢酒仙淳于琼一战,成为官渡首屈一指的陪衬者。
不过若将败局全归咎于他,倒也有失公允。
——————
当初沮授就提醒过袁绍,淳于琼单独运粮风险太大,建议增派蒋奇在外围策应。若形成淳于琼主内、蒋奇护外的双保险,粮草便可万无一失。袁绍固执己见,这事也不能全怪淳于琼。
更令人费解的是乌巢遇袭时,袁绍的兵力调配:竟只派蒋奇带一万人救火,让张合高览领五千人偷袭曹营。坐拥十万大军却如此吝啬兵力——五千人够干什么?留着主力部队看热闹吗?难怪张合高览半路气得倒戈,但凡多给些兵马,官渡战局或许真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孙策托孤,我截胡孙权基业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孙策托孤,我截胡孙权基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