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外界,卧室内沉静如深海。当艾雅琳的意识终于从无梦的酣眠深处缓缓上浮,慵懒地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并非惯常的熹微晨光,而是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的、已然明亮饱满的日光。她有些茫然地抓过床头的电子钟——10:00。
“十点?”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久睡初醒的沙哑。这破天荒的晚起,在她规律如钟摆的生活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没有预想中的懊恼或焦虑,一种奇异的、带着点新奇的松弛感反而悄然弥漫开来。身体沉甸甸的,是昨日整理衣帽间和持续语言学习累积的疲惫终于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她伸了个长长的懒腰,骨头缝里都发出满足的轻响。“偶尔放纵一下,似乎……也不错?”这个念头让她嘴角微微弯起。
没有急着起床,她拥着柔软的薄被,在宽大的床上又赖了十几分钟,享受这份难得的、无所事事的慵懒。阳光的温度透过窗帘缝隙变得清晰可感,窗外的鸟鸣也显得格外清脆。迟到的晨光,自有它别样的温柔。
洗漱完毕,胃袋空空如也,早午餐(Brunch)成了最自然的选择。她走进厨房,没有复杂的构思,只想满足此刻最原始的食欲。冰箱里取出隔夜的熟面条,几根小葱,两颗鸡蛋。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香油,将面条拨散翻炒,淋入生抽和老抽调色提味。鸡蛋打散,快速滑入锅中,形成金黄的蛋花。最后撒入翠绿的葱花,香气瞬间升腾。简单的炒面,带着锅气,是抚慰饥肠辘辘的最佳慰藉。
意犹未尽。她又取出几块猪里脊肉,切成均匀的条状。用料酒、生抽、少许糖和淀粉抓匀腌制片刻。另起小油锅,油温升高,将腌好的肉条一条条放入,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沥油。撒上椒盐粉和一点点辣椒粉。香酥排条!外脆里嫩,咸香微辣,是放纵时刻的点睛之笔。
打开一瓶冰镇好的橙子汽水,“呲啦”一声,细密的气泡欢快地涌出。她端着这盘充满烟火气的早午餐来到阳光房的小桌旁。阳光慷慨地洒满全身。一口裹着蛋花的炒面,一口酥脆烫嘴的排条,再灌一大口冰爽刺激的汽水——“爽!”她忍不住满足地喟叹出声。这份随性而至的饱足感,比任何精致的早餐都更让她觉得熨帖和自由。
餐后,餍足的慵懒被理性的规划取代。她走进书房,今日的核心任务早已写在行程本上:世界名画深度研习。这不是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系统的“解剖式”学习。
她在宽大的书桌前坐下,摊开厚重的《西方艺术史》和一本印刷精美的《世界名画鉴赏图集》。平板电脑打开,准备好做电子笔记。她选定一幅画,比如梵高的《星空》。
1. 内容解构:先观察画面本身——旋转的星云、扭曲的丝柏、沉睡的村庄、狂躁的笔触。她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主要的构图线条,标注色彩区域。
2. 色彩分析:钴蓝、群青、柠檬黄、铬绿……强烈的对比与碰撞。她查阅资料,了解当时颜料的发展和画家对色彩的情感赋予,在笔记上用彩色笔标注并写下:“色彩不仅是视觉,是情感的直接喷涌,是灵魂的颤栗。”
3. 画家生平与时代背景:切换到平板,搜索梵高在创作此画时的精神状态(圣雷米疗养院时期)、书信中对此画的描述、以及19世纪末后印象派兴起的艺术思潮。笔记记录关键点:“个人痛苦与宇宙永恒的对话,后印象派对主观表达的极致追求。”
4. 创作思想探析:综合以上,她尝试理解这幅画超越视觉表象的精神内核——是孤独者对宇宙的敬畏与不安?是生命激情的燃烧与对平静的渴望?她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笔触的漩涡是心灵的激流,星空是永恒也是深渊。”
时间在沉浸的剖析中飞逝。当设定的45分钟闹钟响起,她才从《星空》那深邃的旋涡中抽离,眼睛因长时间聚焦而微微发涩。她合上书,走到书房的落地窗前,推开玻璃门,让带着草木清香的微风涌入。远眺花园里葱郁的绿意,让紧绷的视神经和高速运转的大脑在自然的抚慰下慢慢松弛。
短暂的休息后,她切换了学习频道——营养学。艾雅琳深知,健康的身体是承载一切梦想的基石。她对自己的营养摄入有着近乎科学家的严谨要求。她翻开专业的营养学书籍,重点研读关于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功能、最佳食物来源以及每日推荐摄入量。她尤其关注:
优质蛋白的搭配:动物蛋白(鱼、肉、蛋、奶)与植物蛋白(豆类、坚果)的互补。
必需脂肪酸的平衡:Omega-3与Omega-6的比例。
维生素矿物质的协同作用:如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膳食纤维的重要性。
她在笔记本上梳理着知识框架,并对照自己近期的饮食记录,思考着如何优化组合,确保每一餐都能为身体提供均衡且充足的能量与养分。半个小时的专注学习,让她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敬畏与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她的城市画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