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大学校园,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血液,空气中跃动着一股与假期截然不同的、蓬勃而喧嚣的能量。秋日的阳光依旧明亮,却已失却盛夏的炽烈,变得温煦而通透,如同最好的打光,将那些古老的红砖建筑、葱郁的林木以及涌动的人潮都照得清晰而鲜活。风是凉的,带着刚刚修剪过的草坪的清香和若有若无的、从远方飘来的桂花甜香,吹拂着每个人的衣角与发梢,也吹散了最后一丝夏日的慵懒。
艾雅琳骑着自行车,汇入通往美院大楼的人流车流之中。她今天选择了一条烟灰色的九分裤,搭配一件白色的丝质衬衫,外罩一件学院风的藏蓝色V领针织衫,脚上一双舒适的乐福鞋。既保留了学生气的清爽,又透出大二学姐应有的几分从容与得体。她的双肩包里装着新学期的课本和笔记,随着蹬踏的动作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一种久违的、属于学生的充实感盈满心间。
锁好车,她走向熟悉的学院大楼。门口已是人头攒动,笑语喧哗。许多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经过一个暑假的分别,大家似乎都有了些微的变化——有人晒黑了些,有人换了新发型,有人眉宇间多了份成熟,但不变的,是重逢时那瞬间绽放的、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
“琳琳!这里这里!” 一个清脆的声音穿透嘈杂,只见林薇正跳着脚向她挥手,她身边还围着几个同班的女生。
艾雅琳笑着快步走过去,立刻被卷入了一个热烈的问候漩涡。
“哇!琳琳你好像又变白了!暑假是不是躲在家里偷偷做保养了?”一个女生打趣道,捏了捏她的脸。
“去你的,我明明有出去度假好吧!倒是你,这小麦色皮肤,去海边疯玩了吧?”艾雅琳笑着回击。
“快看快看!我去了西藏!那里的天蓝得不像话!”另一个女生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分享照片。
“我这个暑假可惨了,在画室泡了整整一个月,被我爸逼着考研……”也有人开始“诉苦”,但脸上却带着甜蜜的负担感。
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假期的趣事、旅行的见闻、学习的收获,甚至新发现的宝藏小店或爱用的化妆品。笑声如同阳光下跳跃的泡泡,此起彼伏。艾雅琳也分享了她的森林小屋和海滨之旅,当然,还有她那个巨大的微缩模型工程,引得大家阵阵惊叹。这种毫无隔阂、亲密无间的重逢氛围,瞬间消弭了两个月分离带来的些微陌生感,仿佛昨天才刚刚一起下课告别。团团的新鲜事自然也成了分享的一部分,它的憨态照片成功逗乐了所有人。
正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时,校园广播响起,通知全体新生前往大礼堂参加开学典礼,而老生则按院系前往指定分会场观看直播。人群开始流动起来。
美院的学生们有序地进入本院的多功能厅。厅内宽敞明亮,前方巨大的屏幕已经亮起,连接着主会场的实时画面。大家各自找位置坐下,低语声渐渐平息,一种庄重而期待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
很快,屏幕上映出主会场宏伟的礼堂景象,座无虚席,满是新鲜而略带稚嫩的面孔——那是大一的新同学们。校领导们和教授代表在主席台就座。
典礼开始,奏唱国歌。全体起立,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分会场,每个人都神情肃穆,歌声虽不整齐划一,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随后,校长先生致辞。他声音洪亮,语调沉稳,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向所有新同学的到来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
“亲爱的同学们,尤其是刚刚加入我们大家庭的新成员们,欢迎你们!从今天起,你们的履历上将永远烙上这所百年学府的印记……”校长的讲话既富有哲理又平易近人,他讲述了大学的精神、学术的自由、探索的价值,也叮嘱了学习的艰辛与坚持的意义。他鼓励新生们尽快适应环境,勇敢尝试,珍惜时光。
艾雅琳和身边的老生们一起,认真地听着,当校长说到精彩处或发出号召时,她们也由衷地鼓掌。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憧憬和些许紧张的新生面孔,艾雅琳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和一种作为学姐的、微妙的责任感。“欢迎你们,新鲜的血液。” 她在心中默念,掌声更加真诚热烈。
典礼结束后,气氛稍稍放松,但真正的“开学感”此刻才愈发真切。大家按照通知,前往各自的专业教室,班主任要召开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
艾雅琳和同学们走进那间熟悉的画室兼教室,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松节油和炭笔的味道,墙面上还贴着上学期的优秀作业,一切熟悉得令人心安。大家随意地找位置坐下,画凳、椅子,甚至干净的地板上都坐了人。
班主任王老师很快走了进来。她是位中年女教授,衣着简约而有品味,眼神锐利又带着艺术家的温和。她笑着和大家打了招呼,环视一圈。
“嗯,气色都不错,看来暑假都过得挺滋润。没把自己彻底放羊吧?”一句玩笑让教室里顿时充满了轻松的笑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她的城市画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