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籍妥善安置回恒温恒湿的藏书柜,艾雅琳轻轻合上柜门,仿佛为一段时空对话画上了暂时的休止符。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古老纸张特有的干燥触感,鼻腔里萦绕着若有若无的墨香与旧木气息。然而,一种更为活跃、更具创造性的冲动,已经开始在她心中跃动,如同被春风唤醒的溪流,迫不及待地想要奔涌向前。
(内心暗语:历史的尘埃暂且拂去,现在,该轮到‘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登场了。那些研究带来的养分,是时候让它们开出新的花朵了。)
她的目光越过书房里沉静的书架,投向了走廊另一端那扇敞开的门——那是她的工作室,一个将灵感转化为实体的“造梦工坊”。与书房那种沉淀的、收敛的氛围不同,工作室的空气里总是跃动着一种期待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张力。
她信步走入工作室。午后的阳光正好充盈着这个朝南的房间,将巨大的原木工作台照得一片亮堂。工作台上,各种工具分门别类地安置在透明的亚克力收纳盒里,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墙上那面巨大的软木板上,钉满了她近期收集的灵感图片、色彩搭配方案,以及前几天在研究山水画和《知否》时随手画下的那些潦草却充满生气的草图。
(内心暗语:好了,我的战场到了。今天的目标很明确——把草图上那个‘星空絮语’的项链,从二维的想象,变成可以触摸、可以佩戴的三维实物。)
她今天选择了一套更具“工作状态”的着装——一件深灰色的工装背心套在简单的白色T恤外,下身是修身的黑色牛仔裤,行动利落方便。她将长发干脆地盘成一个髻,用一支铅笔固定,露出了清晰的下颌线和专注的眼神。
(内心暗语:战斗模式,启动!今天不把这几颗顽石的‘星图’排列好,决不罢休!)
她首先走到软木板前,将那张名为“星空絮语”的设计草图取了下来。草图上是她用针管笔和彩色铅笔绘制的项链构想:不规则形态的青金石碎料如同夜空碎片,其间点缀着泛着朦胧蓝光的月光石随形珠子,连接它们的是纤细而闪亮的包金链条与隔珠,一颗小小的淡水珍珠作为点睛之笔,如同意外闯入视野的流星。
(内心暗语:青金石的深邃,月光石的柔光,包金的利落,珍珠的温润……这几者的搭配,既要保持那种‘流浪星空’的随性感,又不能失了手工的精致度。嗯,关键在连接方式和结构的把握。)
她将草图用磁铁固定在工作台前方的金属挡板上,确保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然后,她像一位主厨准备食材一样,开始从那些琳琅满目的亚克力抽屉里,精准地选取所需的“原料”。
她戴上薄薄的棉质手套,先用柔软的麂皮布轻轻擦拭每一颗选中的青金石碎料和月光石珠子,去除表面的浮尘。这些天然的石头,每一颗都独一无二,形态、色泽、内部的包裹体都略有不同。她需要根据它们实际的形态,微调草图中的组合方式。
(内心暗语:真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颗都像藏着一个小小的宇宙。这颗青金石的蓝色好正,金斑分布也漂亮,可以做视觉中心……这颗月光石的晕彩像猫眼,太迷人了……)
接着,她拿出那卷纤细而坚韧的包金线,以及珠宝钳、剪线钳、镊子等一系列专业工具。金属工具在灯光下闪着冷静而可靠的光泽。
真正的“构建”开始了。她先截取一段合适长度的包金线,用圆嘴钳小心翼翼地弯出第一个连接环。这个动作她重复过成千上万次,但每一次都依然全神贯注,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影响整体的牢固度和美观。
(内心暗语:基础环扣是根基,必须完美。就像盖房子,地基打不好,上面再漂亮也是白搭。)
她开始将第一颗青金石碎料穿入,然后用钳子将线头绕紧、剪断、藏好。动作流畅而稳定,指尖传递着一种笃定的力量。接着是包金隔珠,然后是月光石……她像一个严谨的作曲家,将不同的“音符”——石头与金属,按照心中的旋律,一个个串联起来。
(内心暗语:节奏感很重要……这里需要一点间隔,让青金石的蓝色有呼吸的空间……这里可以紧凑些,营造簇拥感……)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有一颗青金石碎料的钻孔位置有些刁钻,她尝试了两次才成功穿过,鼻尖甚至因为专注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还有一次,在弯制一个较为复杂的连接结构时,力度稍偏,包金线出现了一个不完美的折痕,她毫不犹豫地剪断,重新来过。
(内心暗语:嘿,这小家伙还挺倔……不过没关系,匠人的耐心就是用来对付各种‘小脾气’的。失败?那只是成功路上必要的调试过程!)
她完全沉浸在这种“创造”的心流之中。外界的声音仿佛被屏蔽了,工作室里只有工具与金属、石材接触时发出的细微声响:钳子开合的清脆“咔哒”声,金属线被剪断的短促声响,以及石头轻轻碰撞的微响。阳光在桌面上移动,将她的身影和手中的半成品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她的城市画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