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图纸上那些精确的线条与标注,终于开始转化为现实中的一钉一铆时,艾雅琳心中涌动着一种奇特的混合情感——既有规划落地的踏实,也有面对未知改变的微许忐忑,但更多的,是看着梦想空间一点点成型的巨大兴奋。
(内心暗语:好了,纸上谈兵的阶段结束,真正的‘空间改造大作战’现在开始!希望我的图纸和现实之间,不要出现‘卖家秀’和‘买家秀’的惨烈对比。)
定制的高柜组件和新的工作台面板被小心翼翼地搬运进来,占据了客厅暂时空出来的一片区域。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材的清香和一种破旧立新的尘埃气息。艾雅琳再次穿上她那套“战袍”——藏青色工装连体裤,头发束得一丝不苟,脸上戴着防尘口罩,只露出一双明亮而专注的眼睛。
(内心暗语:全副武装,准备开工!今天的目标是‘乾坤大挪移’,把旧格局彻底打破!)
第一步,是彻底的清空与保护。她需要将画室里所有的画架、画框、颜料、画笔,以及手工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工具、材料、半成品,全部暂时迁移出去。这是一个极其繁琐且需要细心的过程。
她先从相对规整的画具开始。将不同型号的画笔按材质和用途分类,用软布包裹,放入贴好标签的收纳箱。昂贵的颜料管被仔细检查盖子是否拧紧,然后按色系排列在特制的防震格子里。未完成的画作被覆盖上保护纸,倚靠在安全的墙角。
(内心暗语:每一支笔,每一管颜料,都是我的‘士兵’,得确保它们在‘转移阵地’的过程中毫发无伤。)
接下来是更具挑战性的手工区。那些细小的琉璃珠、不同型号的金属线、微缩模型用的微型砖瓦、树木,以及各种钳子、镊子、雕刻刀……她像对待珍宝一样,用无数个小型收纳盒将它们分门别类,同样贴上清晰的标签。
(内心暗语:感觉自己在给一个超复杂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搬家……这个是小颗粒‘放射性’材料(指亮片),必须隔离存放;那个是‘易爆品’(指超细的金属丝),怕压怕折……)
当她费力地将那个沉重的原木工作台暂时推离原位时,地板露出了许久未见天日的、颜色略浅的印记。团团好奇地在这些突然出现的“空域”和堆积如山的箱子之间穿梭,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某个收纳盒,似乎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动既困惑又兴奋。
(内心暗语:连团团都感受到变革的气息了。别急,小家伙,等弄好了,给你在阳光好的地方留个专属‘监工位’!)
清空之后,房间瞬间显得陌生而空旷。艾雅琳站在中央,环顾四周,更能清晰地感受到空间的尺量和光影的流向。她按照图纸,用美纹纸在地面上大致贴出新的功能区划分界限。
(内心暗语:嗯,这样一看,分区果然清晰多了。靠窗这边留给画架,光线完美。中间是核心工作区,动线流畅。里面那面墙,就是未来‘作品陈列馆’的地盘了!)
安装定制柜体的师傅们准时到来。接下来的两天,房间里充满了电钻声、敲击声和师傅们高效的交流声。艾雅琳全程“监工”,随时确认细节,比如柜体的深度是否足够存放画框,工作台的高度是否严格按照她的人体工学数据来定,插座位预留得是否合理。
(内心暗语:这里再加一个活动层板,方便调整收纳空间……这个抽屉的轨道一定要顺滑,我可是要放重物的……对对,这个玻璃展柜的灯光要暖白光,显色性一定要好!)
当所有的柜体安装完毕,噪音退去,新的空间骨架已然矗立。那面顶天立地的组合柜,下半部分是实木门的收纳空间,厚重沉稳;上半部分则是带着隐藏灯带的玻璃展柜,通透轻盈。新的、更宽大的工作台稳稳地坐落在房间中央,下方是设计巧妙的抽屉和柜格。
(内心暗语:骨架立起来了!感觉整个空间的‘气场’都变了,从之前的随意散漫,变得有序而充满潜力。)
然后,是最有成就感也最考验审美的环节——归位与布置。
她并没有简单地将东西搬回原位,而是如同策划一场展览,精心安排每一件物品的归宿。
在靠窗的“绘画与设计区”,她将最好的北向光留给了重新组装好的实木画架。旁边是移动式颜料推车,每一层都按色彩序列摆放。一个带有倾斜角度的绘图板被固定在窗边,方便她随时勾勒灵感。墙上安装了软木板,用来钉上收集的图片和即时画下的草图。
(内心暗语:这里将是灵感的源头,必须保持绝对的整洁和专注感。光线、工具触手可及,没有一丝多余的干扰。)
在房间中央的“综合手工区”,宽阔的新工作台成为了绝对的主角。她将最常用的珠宝制作工具——各种钳子、镊子、尺规,用磁性刀架吸附在伸手可及的台面边缘墙上。亚克力抽屉柜被分类填满:这个放金属配件,那个放天然石材,旁边是琉璃珠和微缩模型材料……每一个小格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台面上预留了足够的“创作缓冲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她的城市画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