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满意足的热巧克力在胃里熨帖地散发着暖意,黄油曲奇的碎屑还残留在指尖,带着一丝甜香的余韵。艾雅琳蜷在天鹅绒沙发里,像一只饱食后餍足的猫,浑身松软,意识却因为那些存储在相机里的“冬日宝藏”而逐渐清醒、活跃起来。
窗外,午后的阳光正进行着它一天中最辉煌,也最接近尾声的表演。光线变得愈发醇厚,带着金黄的蜜色,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客厅一角的红砖墙染得温暖无比,连电子壁炉那模拟的火焰似乎都在这真实的暖光面前显得有些逊色了。空气里,尘埃在光柱中优雅地舞动,仿佛也在为即将开始的“视觉盛宴”暖场。
(内心暗语:吃饱喝足,电量满格!是时候‘检阅’我的‘冬季军团’了!看看哪些能晋升为‘油画模特’,哪些适合当‘氛围组’成员。)
她再次拿起那台微单相机,感觉它此刻的重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承载着一上午的探索与情感。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她直接进入了回放模式。这一次,不再是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带着一种审慎的、近乎苛刻的“编辑”眼光。
(内心暗语:来吧,第一轮海选开始!标准很简单——有没有让我的心‘咯噔’一下,或者让我的画笔‘蠢蠢欲动’?)
她熟练地操作着方向键,照片一张张快速闪过。那些记录大场景的、光线稍显平淡的、构图不够精致的,被她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删除键。
(内心暗语:这张湖面全景,意境是有了,但细节不够,当素材有点空泛。pass!这丛枯草,形态普通,缺乏戏剧性。pass!这张光线太平,没有层次感。pass!删除键按得真爽快,有种给电脑和大脑同时清理内存的感觉!)
筛选的过程,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也是对上午拍摄经历的复盘。她清楚地知道,油画创作需要的是能激发深层表达欲望、具有强烈绘画性的图像,而装饰照片则更侧重于瞬间的美感、独特的视角和能直接愉悦心情的画面。
(内心暗语:油画参考要‘耐嚼’,得有能深入挖掘的肌理、色彩和情感内核。装饰照片要‘养眼’,一眼过去就能让人会心一笑或者心头一静。)
很快,她锁定了第一批“优胜者”。首当其冲的,是那张逆光下的霜花微距。她将图片放大,再放大,几乎能数清那些冰晶的棱角。
(内心暗语:就是它!这简直是微观世界的冰雪城堡!每一粒冰晶的结构都那么完美,逆光下的光芒像碎钻一样。画成油画的话,可以用厚重的白色、浅钴蓝和一点点银色,用刮刀塑造出那种坚硬又璀璨的质感……对,背景就用深沉的普鲁士蓝来衬托,绝对震撼!)
这张,毫无争议地入选“油画参考”文件夹。她小心翼翼地在相机里给这张照片打上了五星标记。
接着,是那张白桦林枝干交织的“线条交响曲”。黑色的枝条在湛蓝天空的背景下,展现出一种近乎残酷又无比优美的力量感。
(内心暗暗语:抽象美的极致!这线条的疏密、曲直、穿插,简直就是天然构成的乐章。画油画时,可以弱化天空的蓝色,甚至处理成深灰色,让枝条的黑色线条更加突出。用细长的画笔,蘸取浓稠的黑色颜料,肯定地、流畅地‘书写’上去,保留笔触的痕迹……这一定能成为一幅极具形式感和现代感的作品。)
五星标记,存入“油画参考”。
第三张入选的,是冰面上那片深邃的、龟裂的纹理,以及那几片被封印的橡树叶。
(内心暗语:时间的印记,残缺的史诗。这冰裂纹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是任何画家都无法凭空想象的。还有那几片叶子,颜色深沉,形态被冻结在最美的衰败瞬间。画这个,需要多层罩染,先铺底色的深褐和灰蓝,再一点点提亮裂纹的高光,让冰层看起来通透又有厚度。叶子要用干涩的笔触,表现出那种干燥、脆弱的质感……)
五星标记,再次点亮。
然后,是那只站在红色浆果枝头,歪着头打量世界的麻雀。
(内心暗语:动态的生命力!它是整个冬日叙事的‘诗眼’。画它,难点在于羽毛的蓬松感和那小眼神里的灵性。背景可以虚化处理,突出浆果那抹温暖的红色和麻雀这个小精灵。这幅画会很有故事性,就叫……《冬日的观察者》?)
五星!毫无疑问。
她翻到了那张虚实结合的湖心倒影。
(内心暗语:迷离,梦幻,像一首朦胧诗。实景的树影和虚影的天空交织,界限模糊,充满了哲学意味。画油画可以强化这种虚实对比,用模糊的笔触处理倒影,用相对清晰的笔触刻画岸边的实物……色彩上也可以更加主观,让水面的蓝带上一点神秘的紫调。)
五星标记落下。她已经有了五张核心的油画参考素材,每一张都足以支撑起一幅完整的、有分量的作品。这让她内心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创作的紧迫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的城市画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她的城市画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