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过去,解开一个袋子,里面是一些黄澄澄的玉米碴子。
又解开另一个,是更粗糙的玉米皮。
第三个袋子早就见底了,看样子以前是少得可怜的小米。
他记得,这是因为李素娟快生了,他老娘王翠花才极不情愿地让二哥送来这么一点小米,嘴里还念叨着“生丫头片子吃啥细粮,浪费”。
貌似只喝了一两顿,就没有了。
他掀开炕梢那口黑乎乎的铁锅的木头锅盖,里面是小半锅已经凉透了的、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糊,旁边箅子上放着两个掺了大量麸皮的黑面窝窝头,硬得能砸死狗。
这就是他媳妇刚生完孩子吃的饭?
宋卫国眼眶一阵发热,狠狠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才勉强压下那股想要冲出去找自己老娘算账的暴戾冲动。
不能急,不能再莽撞。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媳妇吃上口热乎的、有营养的,先把身体养好点。
得去老娘住的院子里,给媳妇先寻点吃的!
于是,他急匆匆地去了老娘现在的家。
他根据脑子里的印象,径直去了那个院子里的厨房,走到那个承载了很多美食记忆的破柜子前,翻找起来。
记忆里,鸡蛋这类金贵东西,都是王翠花把着钥匙锁在柜子里的,李素娟和其他儿媳妇平时根本动不了。
果然,柜门上了锁。
宋卫国眼神一冷,左右看了看,抄起墙角一根用来顶门的粗木棍,没有任何犹豫,对准那老旧的铜锁,猛地一撬!
“哐当!”一声脆响,铜锁应声而落。
宋卫国没理会,直接打开柜门。
里面有几个粗陶罐子,他打开一看,一罐是腌的咸菜疙瘩,一罐是猪油,只剩下一个底儿,还有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小半袋粗盐。
最里面,在一个破碗里,小心翼翼地放着五枚鸡蛋。
小小的,看上去放了些日子,但无疑是这个家里目前最金贵的营养品。
旁边还有一个更小的布包,打开一看,是些晒干的红枣,不多,大概一小捧,看样子是去年秋天攒下的,一直没舍得吃。
宋卫国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和红枣拿出来,心里盘算着:鸡蛋可以给素娟做碗蛋花汤,撒点红枣碎,最是补气血。
可光有鸡蛋还不够,得有细粮。
光喝糊糊哪来的奶水?
可左右在柜子里就是找不见任何细粮的影子。
看来,想吃细粮,今天不现实了,得以后拿钱去买了。
钱……他下意识去摸口袋。
上辈子他嗜酒如命,有点钱就拿去换酒喝,或者被二哥宋卫民以各种名目“借”走,兜里比脸都干净。
果然,翻遍所有口袋,只摸出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加起来不到一块钱,还有几两本地的粮票布票。
这点钱,能干什么?
一股巨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沉甸甸地压上他的肩头。
养活一大家子人,尤其是七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和一个产后虚弱的妻子,需要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要钱?
哪一样不要粮?
上辈子他浑浑噩噩,只顾着自己喝酒发泄不满,把这些沉重的负担全都压在了李素娟和几个年幼的女儿身上,让她们捡柴、挖野菜、替人缝补……勉强糊口。
这辈子,绝不能再这样!
他攥紧了那几枚鸡蛋,感受着那微凉的蛋壳,仿佛攥住了改变命运的起点。
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活法。
靠山吃山。
现在是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完全吹到这偏远的林区屯子,山林里的资源还丰富得很。
野鸡、野兔、傻狍子、山跳猫……甚至野猪、黑瞎子(黑熊)!
只要有力气、有手艺、敢进山,就饿不死人!
而他宋卫国,别的没有,就是有这把子力气,和未来几十年在深山老林里摸爬滚打积累下的、远超现在这个时代老猎人的经验和手艺!
虽然现在手头没有猎枪,甚至连把像样的砍刀都欠奉,但他有脑子,有双手!
下套子、挖陷阱、做弹弓……对付些小猎物,足够了!
只要弄到点野味,不仅能给家里改善伙食,剩下的还能拿到公社或者林场集市上换钱换粮票!
思路逐渐清晰,宋卫国焦灼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眼前的困境——让媳妇吃上顿好的,然后……去找那两个被吓跑的大女儿!
她们才多大点?
跑去山上捡柴火,万一遇到点危险……
一想到这个,宋卫国的心又提了起来。
上辈子他对女儿们漠不关心,根本记不清具体是哪天发生的意外,只模糊记得好像就是中秋前后,大女儿招娣捡柴火时从坡上滚下来,摔断了胳膊,因为没钱好好治,最后落下了点残疾,也愈发沉默寡言……
绝不能!
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他必须尽快去找她们!
想到这里,宋卫国不再耽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