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汤的鲜美似乎还在唇齿间残留,冰窟捞鱼的意外收获让宋家沉闷的气氛活跃了好几天。
但宋卫国并未满足于此。那只甲鱼让他意识到,小海子冰层之下蕴藏的财富,远不止寻常的鲫鱼鲤鱼。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深处,更隐蔽处,那些更狡猾、也更值钱的水中精灵。
水獭。
这种常年生活在水域附近,以鱼为食的小型猛兽,拥有一身仅次于紫貂的顶级皮毛。其皮毛浓密柔软,防水性极佳,是制作高级皮帽、大衣领子的上等材料,在供销社的收购价一直居高不下。若能捕到一只,无疑能大大充实他干瘪的猎枪钱袋。
然而,水獭比紫貂更难对付。它们聪明绝顶,嗅觉听觉极其敏锐,水性极佳,能在水下潜行很长时间,洞穴也多筑在隐秘的水边石缝或树根下,极难发现。
接连几天,宋卫国在完成日常的松鼠狩猎后,都会绕到小海子周边转悠。他不急于下水,而是像个老练的侦探,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与水獭有关的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湖湾一处背风、冰层与裸露的潮湿泥土交界的地方,他发现了几处特殊的足迹——五趾分明,趾间有蹼状痕迹,行走时拖出一条细长的尾痕。旁边还有一些呈条状的、带有浓烈鱼腥味的粪便。这正是水獭活动的典型迹象!
更让他兴奋的是,在一丛枯死的芦苇根部的冰面下,他发现了一个被巧妙遮掩的、通往水下的洞口!洞口边缘光滑,显然是经常有动物进出。
找到了!宋卫国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仔细记下了这个位置,以及水獭可能的活动规律——它们喜欢在黄昏和清晨时分外出觅食。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捕捉。大板夹在冰水环境下效果不佳,弹弓更是毫无用处。水獭一旦受惊,会迅速潜入深水逃之夭夭。必须用网!而且是需要能在水下使用的强韧渔网。
家里那张破挂网显然不够看。宋卫国想起了刘老栓。这老猎户见识广,或许有办法。
他再次登门,这次带上了两条冻得硬邦邦的鲫鱼。说明来意后,刘老栓眯着眼抽了半天旱烟,缓缓道:“水獭?那玩意儿可贼得很。寻常网不行,得用‘滚笼’或者‘底兜网’。”
“底兜网?”宋卫国虚心求教。
“就是一种口小肚子大的网兜,用铁丝撑开,固定在水中,网口有倒须,进去就出不来。”刘老栓比划着,“网线要结实,不然能被它咬烂。下网的位置要准,最好堵在它洞口附近,或者它常走的‘水道’上。”
刘老栓家里没有现成的底兜网,但他告诉了宋卫国制作方法和下网的要点。宋卫国如获至宝,回家立刻翻找材料。他用家里最结实的麻绳(几乎是所有备用麻绳的总和)编织网身,又忍痛拆了破筐上的几根粗铁丝,弯成圆圈做网口支撑,再用细铁丝编出向内倾斜的倒须。
制作过程繁琐而耗时,李素娟和孩子们看着他在煤油灯下忙活到深夜,手指被粗糙的麻绳磨出了血泡,都默默地看着,不敢打扰。疏影甚至会在他歇息的间隙,偷偷递上一碗温水。
几天后,一个看起来粗糙却结构巧妙的底兜网终于做好了。宋卫国还特意找出一块以前捡到的、略带腥味的破鱼皮,绑在网内作为诱饵。
时机成熟。这天黄昏,天色将暗未暗,正是水獭可能外出活动的时候。宋卫国带上底兜网、长绳、冰镩和柴刀,独自一人来到了那个隐蔽的湖湾。
他选择在距离水獭洞口下游约五六米的一处狭窄水道上布网。这里水流相对平缓,是水獭往返的必经之路。他用冰镩小心地凿开一个比网口稍大的冰洞,将底兜网沉入水底,调整好网口的方向,确保正对着水獭来的方向。然后用长绳将网固定在一旁的冰面上,做好伪装。
布好陷阱,他退到远处一个可以观察到网口情况的雪堆后面,披上白色的旧床单做伪装,耐心潜伏下来。冰面的寒冷透过厚厚的棉裤不断侵蚀着他的身体,但他一动不动,如同雪堆的一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越来越暗,温度也越来越低。就在宋卫国脚趾都快冻得失去知觉,以为今夜要无功而返时,水獭洞口那边的冰面下,传来一阵轻微的水声!
来了!宋卫国精神高度集中,死死盯住底兜网的方向。
只见一道流线型的黑影,如同鱼雷般敏捷地从洞口滑出,在水下灵活地游动了几下,似乎在观察环境。正是那只水獭!它体型比猫略大,浑身皮毛湿漉漉的,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油亮的光泽。
它显然嗅到了网中鱼皮的味道,犹豫了一下,但食物的诱惑终究战胜了警惕。它朝着底兜网的方向缓缓游去。
宋卫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
水獭靠近网口,小脑袋探了探,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危险,停了下来。它在网口外徘徊了几圈,迟迟不肯进入。
宋卫国暗叫不好,这畜生太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猎户:七个女儿都是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