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毫不留情地抛出了第四个,也是最具指向性的提示:
【提示四:这位皇帝曾经六次下江南。】
“六下江南?!”
这个提示如同最终的法槌,重重敲下!
康熙时空,玄烨(康熙)本人手中的念珠“啪”地一声掉落在龙椅上,他脸色瞬间变得灰白。
战功赫赫、生母汉人、庙号特别(这一点还没确认,但恐怕以自己的功绩也逃不过去了)、六下江南……
这四条,条条都精准地指向了他!难道……那被盗掘陵寝、死后受辱的,竟真的是自己?!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愤怒和悲凉瞬间淹没了他这位自诩功盖古今的帝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景陵被粗暴打开,尸骨曝于野地的惨状,浑身都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而乾隆时空,弘历(乾隆)在看到“六下江南”时,先是一愣,随即暴跳如雷!
“混账!无耻鼠辈!安敢如此!!”他再也维持不住太上皇的威仪,猛地从宝座上站起,指着天幕破口大骂,“圣祖仁皇帝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尔等后世逆贼,安敢惊扰圣祖陵寝!若让朕知道是谁,定要将他千刀万剐,诛其八辈祖宗!不!十八辈祖宗!” 他气得浑身发抖,仿佛被刨的是他自己的裕陵一般。在他心中,已然认定这被辱的必然是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
而跪在地上的纪晓岚,听着太上皇的怒吼,心中飞快地拨拉着算盘:
“战功赫赫——圣祖爷符合。”
“生母是汉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汉军旗,符合。”
“庙号特别——‘圣祖’,用在曾在位皇帝身上亘古未有之庙号,特别至极,符合。”
“六下江南——圣祖爷正好六次,符合。”
“四条全中!没跑了!” 纪晓岚心中笃定,同时也暗自庆幸:“太上皇如此认定,我跟着选准没错!这要命的题目,总算能安全过关了。”
道光时空,旻宁(道光)在听到“六下江南”后,也彻底打消了之前的疑虑。他对着身边的奕詝、奕欣、林则徐和曾国藩沉声道:“看来确系圣祖仁皇帝无疑了。战功、血统、庙号、南巡,无一不符。此乃国朝之大不幸,亦是后世子孙之大不孝!” 他已然准备跟随“标准答案”了。
然而,就在道光准备下定论时,年仅七岁的皇六子奕欣(鬼子六),却拧着小眉头,扯了扯父亲的龙袍,用稚嫩但清晰的声音说道:
“父皇,儿臣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您还记得第一题吗?那些提示,乍一看也处处像是为世祖爷(顺治)准备的,幼年登基、有摄政王、南方起义……可最后答案却是宣统。这第二题,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大清后世,难道就不会再出一个同样‘六下江南’的皇帝吗?还是等选项出来,看看有没有更……符合的吧?”
奕欣这番话,如同一点冰水,滴进了道光有些发热的头脑里。他猛地惊醒!是啊,第一题就是前车之鉴!这天幕惯会混淆视听!万一后世真有个像圣祖一样喜欢南巡的皇帝呢?自己若贸然认定圣祖,岂不是……大不敬?而且,若真是圣祖,这答案该如何选?选康熙?那不等于亲口承认圣祖陵寝被刨?这……
道光惊出一身冷汗,赞赏地看了一眼幼子,连忙改口:“我儿言之有理!是朕思虑不周了。且看选项如何,再行定夺不迟!” 林则徐和曾国藩闻言,也暗自点头,觉得六阿哥虽然年幼,心思却异常缜密。
四个提示尽数给出,目标的轮廓似乎清晰,却又因第一题的前科,蒙上了一层新的迷雾。所有答题者,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选项的浮现,那将决定他们是否要亲口“指认”那位遭遇奇耻大辱的祖先皇帝。
天幕上,四个选项同时显现:
【甲、康熙皇帝】
【乙、乾隆皇帝】
【丙、道光皇帝】
【丁、咸丰皇帝】
这选项一出,各个时空的反应迅速而鲜明。
乾隆时空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统一了意见。“甲!定是甲!” 乾隆本人怒吼着,和珅、刘墉、纪晓岚等臣子也毫不犹豫地跟随。在他们看来,四条提示完美契合康熙皇帝,毋庸置疑。就连远在江南的官员,看到北京方向天空中被“甲”字映亮,也立刻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康熙时空本身,气氛则无比沉重和屈辱。康熙皇帝玄烨看着那个刺眼的“甲”选项,脸色铁青,他虽未出声,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确认。下面的皇子阿哥们、张廷玉等重臣,感受到皇帝的默许(或者说绝望的认同),也纷纷痛苦地选择了“甲”。这一刻,他们仿佛亲口承认了自家皇帝身后受辱的事实。
道光时空,经过奕欣(鬼子六)的提醒,道光皇帝原本还有一丝犹豫,但当他看到选项中有“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时,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丙和丁?不可能!朕之生母岂是汉人?奕詝(咸丰)的生母亦是满洲贵女!看来圣祖爷……”他叹息一声,终究还是跟随了前朝的判断,选择了“甲”。林则徐、曾国藩等人见皇帝如此,自然也跟随主流。奕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父皇已然决定,便也闭上了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