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空,玄烨(康熙)的目光如同冰锥,扫过天幕上那些在京外选择了“丙、雍正皇帝胤禛”的官员名字。
他将这些名字死死记在心里:太子党、大阿哥党、甚至八阿哥党……这些散落各地的官员,在此刻似乎达成了一种无声的“共识”,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老四胤禛的忌惮与不服。
这种发自肺腑、而非临时串联的抵触,让康熙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但他深知,此刻天幕悬空,未来莫测,绝非清算之时。他只能将这滔天怒火死死压下,面沉如水,静观其变。
而在乾隆(嘉庆元年)时空,跪在殿前的和珅,低垂着的胖脸上,那双细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与无奈。
他何尝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太上皇这棵大树一旦倾倒,新帝嘉庆第一个要铲除的,必然是他这个前朝巨蠹、权力掮客。他知道,但他无能为力。现在转向投靠嘉庆?已然太迟,且若被太上皇察觉异心,立刻就是灭顶之灾。
他唯一的指望,便是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尚了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或许能保得住家族一丝血脉,不至于被彻底清算。想通此节,他心中反而一片死寂的平静,只剩下听天由命的麻木。
就在这五个时空,无数人因前五题而心绪翻腾、各怀鬼胎之际,天幕那冰冷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抛出了更加石破天惊的第六问: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第六题,现在开始。】
【题目:有一位皇帝,在其死后,骂名滚滚而来,备受士林抨击。然而,在一百多年后,当儒家……】
天幕的声音在这里似乎刻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清晰地吐出了四个字:
【……儒家灭亡......之后……】
“儒家灭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妖言惑众!安敢如此诋毁圣教!!”
这四个字,如同亿万道九天雷霆,同时劈在了从努尔哈赤到道光五个时空的所有读书人、士大夫、乃至许多推崇儒学的宗室勋贵头上!
对于这些浸淫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中,将孔孟之道视为天地至理、王朝根基的人们来说,“儒家灭亡”这四个字,比“大清亡国”更加恐怖,更加难以接受!这不仅仅是王朝的更迭,这是他们精神信仰和人生价值的彻底崩塌!
“噗——!”许多年迈的大儒、翰林学士当场一口鲜血喷出,仰面栽倒。
“祖宗之道绝矣!!”一些激进的御史言官,发出凄厉的嘶吼,猛地以头撞向身旁的盘龙柱,顷刻间头破血流,场面骇人。
“苍天呐!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更多的官员则是瘫软在地,捶胸顿足,涕泪横流,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紫禁城内,不同时空:
康熙手中的玉扳指被捏得粉碎;
乾隆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掀起狂澜,目瞪口呆;
道光更是浑身发抖,几乎无法思考。
就连那些满洲亲贵,虽然自身对汉学未必精通,却也深知儒学对于统治天下的重要性,此刻也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巨大的冲击和无比的悲愤,让许多人出现了短暂的“失聪”。在天幕说出“儒家灭亡”四个字之后,他们的脑子嗡的一声,后面天幕接着说的“却被称之为一代名君,请根据提示……”等话语,竟完全没能听进去!
他们的心神,已经被那四个毁灭性的字眼彻底占据、撕碎。
整个大清的天空下,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极致混乱。哭嚎声、咒骂声、撞柱声、晕厥倒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刚才还在为皇位继承、权力斗争、个人生死而忧心忡忡的人们,此刻都被拉入了一个关乎文明存续的、更加宏大而恐怖的命题之中。
儒家,怎么会亡?
是谁亡了儒家?
没有了儒家,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个死后先挨骂、后又在一百多年后(儒家灭亡后)被称作名君的皇帝,此刻已经无人有心力去猜测。所有人的思绪,都被困在那“儒家灭亡”的惊天预言里,挣扎、窒息、恐惧、绝望。
或许是为了等众人从第五题带来的种种冲击中完全回过神来,天幕在沉寂了两柱香的时间后,才再次亮起,开启了第六轮问答的第一个提示,然而这一提示其引发的震动远超之前的帝王秘辛,直指王朝统治的根基!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第六题,现在开始。】
【提示一:这位皇帝定下了“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
紧接着,天幕那冰冷的声音竟罕见地开始详细解释:
【“摊丁入亩”,即废除历代实行的人头税(丁银),将固定的丁银数额摊入田地赋税之中,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即取消官僚、缙绅、秀才等特权阶层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的特权,要求他们与平民一样,按田亩数量缴纳赋税,承担国家指定的劳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