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一出,如同点燃了导火索。
“李大人,令郎尚且年幼,不如让我先去!”一位二品大员挤了过来,“我愿拜入曾公门下,执弟子礼!”
“弟子?我官文愿为曾公门下走狗!但求能聆听圣人教诲!”另一位满大臣喊出了更惊人的话,引得众人侧目,却无人觉得可笑,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一时间,殿外等候的官员们竟为了谁有资格第一个去拜见曾国藩、谁更能表达对“圣人”的崇敬而争执起来,几乎要上演全武行。
人人都明白,经此天幕一役,曾国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战战兢兢、可能被问罪的软禁之臣,而是一块活着的、散发着道德金光的“金字招牌”!皇帝不把他供起来,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朝廷淹了!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就连作为御前大臣的僧格林沁,在听到答案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松弛了下来。不用去做那背后捅刀子的恶人,不用背负可能引发汉人离心离德的骂名,他感到一阵轻松。
随即,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他摸着下巴,浓眉舒展开来:“曾国藩……嗯,这名字听着就与我有缘!僧……曾……你看,这念起来多顺口!说不定五百年前真是一家!”他自动忽略了自家博尔济吉特的蒙古姓氏,以及“僧”只是他汉译名字第一个字的事实,一厢情愿地认定了这份“同姓之谊”。
“等今天天幕结束,本王定要亲自去拜访曾……曾先生!”他打定了主意,脸上甚至露出一丝与有荣焉的表情,“就冲这份圣人品格,本王以后就是他弟子了!对,就这么办!”
圣名之下,人心百态。有帝王的羞愧反省,有官员的狂热投机,也有武将这略显粗豪却直白的敬仰。而被软禁在府中的曾国藩,尚不知自己已被推上了神坛,即将迎来一场他从未想象过的、荒诞而又真实的顶礼膜拜。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