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夏税后一身松的村民们又投入在“抢收抢种”的双抢的热潮中,陈远文家人多田少,种完禾后,就马不停蹄地去旱地收花生。
大人在地里拔花生,把花生连苗担回家,小孩子和妇孺就在家摘花生,晒花生,花生苗和带壳花生晒干后,苗留给牛给,花生还得把它一粒粒地剥开,选取里面饱满的种子留种,瘪不够丰满的花生米则被拉去镇里的榨油坊榨成油,一小部分花生米则会被阿娘用油爆香成香喷喷的花生米用作阿公阿爹他们的下酒菜和小孩子们的小零嘴。
收完花生,又得去红薯地收红薯,老规矩,男人去地里挖红薯,妇孺在家里清洗红薯,把红薯切片晒干,留到青黄不接地时候吃。
陈远文看着那小山一样的红薯,想起后世在某音看过的用红薯做的粉条,不禁心动不已。
做红薯粉条的第一步就是红薯淀粉的提取?。首先要选料清洗?:选用淀粉含量高的红薯(白心品种更佳),彻底清洗去除泥沙,可去皮提升纯净度;然后粉碎过滤?:将红薯切块后粉碎成浆,用纱布多次挤压过滤,分离出淀粉水,静置沉淀3-8小时,倒掉上层清水获得湿淀粉块;最后就是晾晒淀粉?:湿淀粉掰成小块阴干,避免暴晒,研磨成细腻粉末备用。??
第二步就是粉条成型关键步骤?,?一是打芡调糊?:取少量淀粉加沸水搅拌成透明芡糊,再混合剩余淀粉揉成面团状(可加入米浆或食盐增强韧性);二是?漏丝成型?:面团装入裱花袋或漏瓢,在沸水锅上方匀速挤压成细条,煮熟后迅速过冷水定型;三是干燥储存?,将粉条悬挂晾晒至完全干燥,避免霉变,密封存放于阴凉处。??
做红薯粉条的成功率提升要点一就是?淀粉的质量?:沉淀时多次换水可去除杂质,使淀粉更洁白;二就是筋度调节?:添加大米粉、绿豆粉或筋力源替代明矾,增强粉条耐煮性;三就是水温控制?:漏丝时保持水温微沸,防止粉条粘连或断裂。?
不过,陈远文心里疑问就是他明明记得?红薯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约1593年)传入中国,由福建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时称吕宋)引入福州?,同时存在广东(1582年)和云南等地的其他传入路径。
但现在据他偷听收集到的信息,现在才是弘治二年,是1489年,弘治之后是正德,正德无嗣过继他堂弟登大宝,为嘉靖皇帝,之后才是隆庆、万历,隔了成百年的历史,不知道为啥现在才弘治年间就有红薯传入岭南粤北山区了。
这个问题估计要等他入学后多读点书才可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说实话,他上一世历史很烂,他的专业是英语,辅修日语,之所以能留校在图书馆工作是因为那年馆里缺一名管理外籍书库的人员,而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外企很吃香,薪酬很高,无人愿意留校,才让他这个无权无势,只想安稳度日的人捡了个漏。
对于明朝的历史,他只对明太祖朱元璋、朱棣以及弘治至万历这几个比较熟悉,原因就是这几任皇帝都是电视剧或穿越小说比较喜欢选择的这几任皇帝的年代介入,所以他多少有点印象,至于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史传荒淫无道,建豹房、宠信太监“八虎”的明武宗正德皇帝。
他掐指一算,弘治皇帝(1488-1505)在位18年,然后到正德皇帝(1506-1521),在位16年,再到嘉靖皇帝(1522-1566),在位45年。现在是弘治二年,他5岁,也就是说他21岁的时候,弘治皇帝驾崩,37岁的时候,正德皇帝驾崩,82岁的时候,嘉靖皇帝驾崩。也就是他这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喜欢用太监制衡朝臣的无嗣皇帝正德和喜欢修仙论道的嘉靖皇帝统治下,这两位对朝臣对百姓都不是好皇帝,也就是弘治年间好点,他怎么这么苦呀?
不过他转念一想,总比穿越到元朝被当成四等公民或者穿到清朝要刮头留大辫子好得多,至少这百年内无外族入侵,就沿海倭寇之患,他住在岭南山区,倭寇过不来,至于山民作乱,难听点,他们就是山民,要是世道不好,他们包袱一卷跑深山大岭的山洞一躲,十万大军都不一定能找到他们,他们可是小说里穷山恶水出刁民里的刁民本民,惹急了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出了事往山里一躲就行,这也是府衙不敢过分压迫他们的原因之一。
他决定了,书他会好好读,要是能考个功名护着全家人,护着陈家村是最好的,要是考不上功名,他就好好跟着阿公学医或者种草药,又或者跟着六叔公学习武艺,以后行走江湖或者护着村子也行,世界这么大,他还是想出去看看。
“轰隆”一声,一大堆红薯又倒在陈远文的脚下,惊醒了正在胡思乱想的陈远文,原来是阿爹又挑了两大筐红薯回来。
“文仔,是不是洗红薯洗累了,累了就去休息一下,这些等阿爹从田里回来再忙。”二十四孝父亲陈传富看着自家儿子两眼无神地盯着红薯不语,以为他累了,让他去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