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郎中家是他教书生涯里第一个提出想考科举的学子家长,他忍不住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有个想科考的学子让他教了,忧的是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科举的残酷性。
“叔公,是我自己想考科举的。”陈远文站起来朗声回答。
“哦,为什么呢?”陈童生追问道。
“因为考上秀才就不用交田赋和服徭役了,就不用被衙役欺压了”。陈远文眨巴着明亮的眼睛真诚地望着陈童生。
其实,陈远文也想抛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他一个山旮旯的虚岁才6岁的小子,他怕说出来传扬出去被人当做怪物拉去砍了。
陈童生明显被这个朴素的理由整懵了,他以为小家伙的理由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之类的,想不到如此朴素和现实,很好,不愧是陈家村的娃,就是这么现实。
接下来陈童生就详细介绍了一名学子从蒙童到成为一名秀才,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首先,至少要读个8-10年,才能入场科考,第一场是县试,以从化县的下县规模约莫录取15-20人;第二场是府试,要和整个广州府通过县试的学子比试,广州府是大府,大约录取35-45人,府试通过后就可以获得童生的身份,这两场考试每年开考一次;第三场是院试,三年两次,每次要和本届和历届的童生一起考试,每届录取15-25人,录取率只有2%左右。
其次是金钱方面,陈童生给陈家算了一笔账,读书8-10年,一年束修、书籍和笔墨纸砚就要6-8两,县试在县城,报名费、考试费、担保费、住宿和伙食预计10两,府试要落广州府,省城吃住比县城贵一大截,费用要翻一翻,起码要15-20两;而院试也要落广州府考,费用和府试一样,计算下来,要支撑到秀才,就算一路顺利,再怎么节省都要预备一百两,如果不顺利,每一关都要折腾一次两次,那就花费更多。
陈童生盯着陈郎中几人问道:“听完以后,你们还要继续考科举吗?”。
陈远文看了看陈郎中又看了看陈传富,坚定地点了点头。陈传富也慌忙表示家中已经备好银子给儿子科举。
陈童生听后,高兴地拍案而起说:“好”。然后列了一个清单,让他们回去准备,二月二那天来私塾报到。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