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文只好放弃,把精力集中在三位姐姐身上。就这么几天,三位姐姐的差距就显示出来了,14岁的大姐秀梅文静有余机敏不足,也可能是因为年龄最大,学习能力也最差,每次都要教很多遍才能记住,字也写得歪歪扭扭。
12岁的二姐文静内秀,做事很沉得下心来,悟性很高,几乎每教一两遍就记住了,这与她跟在阿婆冯氏身边学刺绣学得好也有关系。
9岁的活泼开朗的三姐虽然学字的兴趣最高昂,无奈性格毛毛躁躁的,写字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老是记不全。
陈远文看着三位姐姐,有时候也忍不住会想,如果自己不是带着前世的人记忆胎穿,那么他又会是哪一种性格呢?是木纳不够机敏的大姐,还是内秀沉静的二姐,或者是活泼有余大大咧咧的三姐呢?
初春的夜晚依然寒冷,吃完晚饭后,陈家老宅习惯把灶膛里的木炭和柴火移到火盆里,放在厅堂的中央,大家坐在火盆里聊天消食。
自从陈远文上学后,这段时间就变成了教学时间,因为昏暗的油灯光线不足,陈远文都是利用放学后光线比较足的时间先边自己练字边教姐姐们写字,在晚饭后的围炉夜话的交流时间,给她们讲解意思和典故,再给她们复习前一天的内容,检查她们的学习情况。
大姐秀梅看到自己的两位妹妹学得比自己好,觉得很自卑,已经几次提出想放弃,陈远文安慰她说,姐姐们又不用参加科举,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他还使用画大饼大计,说自己以后如果考上了秀才,为了考举人,可能会去省城广州府,甚至要去外省读书,那时候他们只能通过书信来往,所以如果姐姐们好好学字,以后就可以读懂他写给她们的信,也可以自己写信给他。
他的这一套说词,不但打动了爱弟如命的三位姐姐,连陈传富和黄氏也眼含挣扎,在想着要不要也一起跟着学。最后,黄氏站起来咬一咬牙,期期艾艾地说:“文仔,你觉得阿娘现在学,还可以学得会吗?”
陈远文欣喜地说:“当然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陈传富想到自己婆娘大字都不识一个,居然也想跟着儿子学,自己好歹跟着自家爹学过一些字,秉承着绝对不能输给媳妇的精神,也咬牙加入陈远文的识字班。
陈郎中和冯氏看着火光掩映下,认真跟着陈远文学识字的大房一家人,觉得也许这个得来不易的小孙孙是他们这一大家子转换门庭的关键也说不定。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