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叔成亲后和蔡氏住在陈家村的新宅里,住满三天就到了三朝回门的日子。
广州府的三朝回门是传统婚俗中新娘偕新郎婚后第三日返回娘家的重要仪式?,时间要求严格执行「三朝回门」制,即婚礼后第三天完成?,据说部分地区如东莞可能因实际安排调整,但传统以三日为吉期?。
这天一大早,陈传荣就积极备礼?,早早就用驴车载着蔡氏出门,先在镇上取了提前预订的烧乳猪(证明新娘贞洁)、礼饼、生果等吉祥物品就往县城赶。
等他们一路赶到县城的蔡家时,蔡家二房的院子已经挤满了蔡家的亲戚。
看到陈传荣夫妇的车子驶近,他们纷纷围了上来,对陈传荣和蔡氏嘘寒问暖。
陈传荣和蔡氏赶紧提着礼物下车,蔡家管事接过烧猪和礼品,一行人簇拥着两夫妻走入厅堂落座。
陈传荣在蔡氏的指引下,见过各位蔡家的亲戚。蔡氏的父母见到相处融洽、夫唱妇随的小两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蔡李氏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眼里满是心疼,看到女儿脸色红润,心里又充满了喜悦,看来自家闺女这三天在陈家村过得不错。
蔡氏的几个以前闺中的小姐妹也围着蔡氏在一旁落座,叽叽喳喳地说着体己话。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就是表妹的那位陈家那夫婿吗?瞧这寒酸样,就用个驴车拉着咱们表妹回来,这也太不把咱们蔡家放在眼里了。”说话的是蔡家二房的一个远房表亲,平日里就爱挑事。
陈传荣脸色一红,刚想开口解释,蔡氏却抢先说道:“表哥这话可就不对了,我们陈家虽不富裕,但对这门亲事可是真心实意,这些礼也是我们精心准备的。而且路途遥远,驴车方便又稳妥,并无不敬之意。”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那表亲见讨不到便宜,便灰溜溜地退到了一边。蔡氏拉着陈传荣的手,笑着安慰他不要在意。
很快,蔡家管家把烧乳猪切好后拿上来分给亲戚,向亲戚展示夫家的满意和女儿婚姻的幸福。?
午餐后,因为要赶在落日前回到陈家村,陈传荣和蔡氏带着女方蔡家的回礼?,象征祝福的食品煎堆和松糕等回陈家村,至此,整个婚礼的流程就走完了。
忙完了陈三叔的婚事后,陈郎中和冯氏终于感觉松了一口气,但是陈传富和黄氏就恰恰相反,忙完他家三弟的婚事,就轮到操心他们家大女儿秀梅的婚事了。
陈家大房长女陈秀梅今年已经十四岁,虚岁15岁了,在这个16岁就可以成亲的时代,已经要抓紧相亲了,因为如果到18岁还没有把婚事定下来的话,那就很容易引起各种流言蜚语,被乡下的三姑六婆催婚还是小事,最怕被人说闲话,说成嫁不出去就麻烦了。
黄氏开始四处托媒婆打听十里八乡合适的人家,两夫妻商量好了,不要说找个比自家好的吧,至少不能比自家差。
媒婆一听,犯难了,这十里八乡比他们家富的没几家呀?他家有青砖大瓦房,又有良田,还有红薯作坊,听说一年能赚好几百两,这样的家庭,门当户对的不多呀。
过了几日,媒婆几经辛苦,终于带来了消息,说水西堡镇附近的水西村里有个家境殷实的后生,人品也不错,家里有两个儿子,女儿们都出嫁了,相亲的是大儿子,听说年纪十六岁,长得相貌堂堂,在镇上的学堂读书,听说学得还不错,想和陈家大女儿见上一面。
黄氏听了十分心动,赶紧和陈传富商量。陈传富觉得可以让秀梅去见见,说不定是门好亲事。
这日,陈远文散学回家后,得知此事,特地找了他大姐谈话,他告诉他姐,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绝对不能委屈自己,还说要是她不愿意而他爹娘逼她嫁的话,一定要告诉他,他会处理的。
陈秀梅看着仰着头背着手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对着她不停强调,让她不要害怕,他一定会帮她的弟弟,不由得感叹,她真是好命,有一个这么好的弟弟,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郑重地点点头,答应了。
到了相亲那天,黄氏一大早就起床,全家吃了鸡蛋炒米粉后,精心为陈秀梅打扮了一番,梳好头发,戴好漂亮的发带,换上粉色的新裙子和新绣鞋,带着她去水西堡附近的仙姑庙相亲去了。
见面的地点选在仙姑庙,那家的后生和他娘已经早早地就到了,假装坐在上山的凉亭里歇息时,媒婆陪着黄氏和陈秀梅与穿着约定服饰的后生远远地见了一面,然后媒婆黄氏就带着陈秀梅继续上寺庙上香。
一会儿,后生和他娘也跟在她们身后来了,一行五人放慢脚步在仙姑庙里边走边聊。
被刻意落在后面的后生和陈秀梅交谈了一会儿,陈秀梅觉得那后生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对他也颇有好感。
而后生刚开始的时候像在刻意讨好陈秀梅,竭尽全力在展示他的才华。但是,慢慢地,陈秀梅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他10句里有8句话都在探听她知不知道家里作坊如何把红薯制作成粉条的,当听到她没有去过工坊,也不知道怎么做后,就一个劲地怂恿她把秘方学过来,到时好为他们的新家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