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服潘老太爷支持他进行这项改善工坊工人的生存环境项目,陈远文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有利于工坊股东的借口,连骗带哄地使尽手段。
首先,他从必要性进行分析。他讲述了棚户区和家属区的恶劣环境可能引发的鼠疫和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
为了加强说服的效果,他说自己曾经从某本外国的书籍里看到记载,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也就是中世纪,发生的一场大瘟疫(又称黑死病),也就是后世真实历史上存在的事例。
在14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欧洲爆发的鼠疫大流行事件,1347-1353的6年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该疫情就是由鼠疫杆菌引发,通过啮齿动物及跳蚤传播的。
徐知府听到由老鼠引发的大瘟疫居然把整个欧洲的人口都灭掉了三分之一,原本事不关己,准备高高挂起的他,彻底坐不住了,那必须地整治,而且必须要快,他恨不得工坊明天就派人去衙役处理棚户区的买地和安置流民事宜。
而身为资本家的潘老爷子虽然听了后眉头紧锁,但是依然不动如山。
陈远文不得不出动他的其次了,他的其次就是安定工坊民心,利用低息贷款购房把工坊工人的后半生和工坊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也不用担心工人泄密和三心两意了,而且贷款年限还可以长达30年,用一份小钱就可以把工人的至少两代人都心甘情愿地绑定在工坊。
陈远文可以断言,有了这个房子,工人们一定会迸发工作的热情,再没有陈远文了解天朝上国的老百姓对房屋和土地的迷之热爱了。
最后,陈远文又从投入和产出方面,给潘老太爷算了一笔账,像工人的房子,因为统一规划、统一购材和统一建造,其实比单打独斗自己建房要省很多,批发和零售的区别相信潘老太爷深有体会。
陈远文算过一笔账,建这样的一百平左右的平房小院,用普通红砖的话,也就十五两左右,因为地是工坊的,他打算不计算地价,算是工人的福利,房子因为工坊保密特殊性,规定了只能在工坊工人之间内部转让或工坊回购。
15两的房款,如果0首付的话,供10年5%的年利率,每月大约要给160文钱,如果是供30年,每月大约80文钱,工坊的学徒都有500文月钱,熟手工人一般有2两银子,理论上,只要每月每户人家有一个在工坊工作的成年劳动力就能供得起这个房子。
工坊的现有工人+棚户区应该不超过100户,启动成本就是1500两左右,陈远文刚看了过去一个季度的工坊收入,每月高达10万两,扣除人工、材料、包装和运输等成本,利润高达8万两,他最近这一季就挣了2万多两,把他都吓着了。
虽然这应该是因为透明玻璃刚出来,望远镜、放大镜和化妆镜等技术垄断的原因,之后以权贵之家的能力,这个秘密迟早会流传出去,以后竞争对手多了,利润就会下降,到时就看谁的创新能力强了。
由于太过于暴利,他良心有点痛,所以很愿意拿一些出来做改善工人生活和修桥铺路等善事。
其实他本来是想着作为福利把房子免租给工人住的,但又担心养成一堆白眼狼,而且人的心态很奇怪,免费的东西通常都不懂珍惜,所以他才搞这个低息贷款计划。
他打算自掏腰包家属区添上私塾,请落魄童生教孩子们识字和算术,对潘老太爷的说法是为工坊培养下一代高素质的工人。
潘老太爷对陈远文这种小富则安、钱多咬手、悲天悯人的读书人做派早就见怪不怪。也好,和这样的人合作,永远不用担心他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对合作伙伴捅刀子。
潘老太爷点头同意这个方案,他示意静立一旁的潘管事立刻按照陈远文的意见写一个方案,列出每一项的开支,再把方案呈交给内务府那边审核同意后就尽快启动。
考虑到内务府的抠搜作风,潘老太爷建议购买棚户区的费用和建房费用由之前陈远文和徐知妍的共同构建的福利账户里拨付,但是因为涉及家属区的地权,还是得请示占有6成股份的内务府。
潘管事隔天快速整理了这个工坊收购棚户区流民,扩大工坊,重建家属区和实施低息贷款购房的事宜,把陈远文说的欧洲鼠疫的可怕和贷款供房稳定工人民心的话句句都记录下来,把详细版交给等候多时的四大护卫之一的陈霄发往京城,简化版则呈给内务府在广州府的负责人,这是后话。
这边和潘老爷敲定了工坊改造计划后,闲来无事,陈远文随手拿过桌上的纸笔,写写画画,很快一幅工坊家属区的规划图就跃然纸上。
陈远文招手让冯宁和潘管事过来,他边在画上指点着边讲解给两人听:“这是我设计的家属园区的规划图,这一排背对背的是房子,每一排房子的门口都有暗渠直通山边的河道。每排房子中间都有公用水井,两头有公共茅房,以后禁止随地大小便。这个圆形的广场是给大家闲暇休息的时候用的,这一排是日用粮油杂货铺,还有这里是私塾,到时请一个老童生教他们识字数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