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府的午后,静谧得有些奢侈。
前几日安置流民时的喧嚣与紧张,如同退潮的海水,悄然无声地离去了。只留下长安城更加厚重的烟火气,和一种肉眼可见的、正在蓬勃生长的秩序。
陈默,或者说董卓,正站在主院的梧桐树下。他没有处理公务,只是看着一群亲兵在演练队列。步伐整齐,口号响亮,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了魂。
这些士兵忠诚于他,因为他能让他们吃饱饭,能给他们带来胜利。但这是一种基于利益的忠诚,脆弱,且经不起考验。他可以靠AK47和土豆征服天下,但要统治天下,光靠这两样东西,还远远不够。
他正出神,一阵清雅的墨香伴随着轻缓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相国大人。”
是蔡文姬。
她今日换了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住,没有多余的饰物,却自有一股书卷气,冲淡了这府邸中的肃杀与威权。
“哦,是文姬啊。”陈默转过身,学着董卓的样子,咧嘴一笑,只是如今他瘦了下来,这笑容便少了些油腻,多了几分豪爽,“学堂那边的事,都还顺当?”
“托相国大人的福,一切顺当。”蔡文姬微微躬身,递上一卷竹简,“这是学堂的简报。目前收录的八百三十二名孤儿,已全部掌握了十个以上的基础文字,其中有五十余人,已能通读《论语》的开篇。”
她的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但眉宇间,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神采。
陈默接过竹简,随手打开扫了一眼。上面用娟秀的隶书记载着各种数据,从每日消耗的笔墨纸张,到每个孩童的学习进度,详尽得令人发指。
“干得不错。”他随口夸了一句,心里却在疯狂点赞。专业,太专业了!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优秀项目经理。
蔡文姬见他似乎颇有兴致,便继续说道:“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日天不亮便起来晨读。昨日,还有一个孩子问我,为何要读书。妾身告诉他,读书,是为了明事理,知善恶,是为了将来,能用自己的双手,让更多的人不必再经历他们曾经历过的苦难。”
陈默抬头看了她一眼。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她清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有期盼,有试探,更有种想要冲破藩篱的执着。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蔡文姬深吸了一口气,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向前一步,再次躬身一礼,声音比方才郑重了许多:“相国大人,文姬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陈默言简意赅。
“相国大人兴农事,让百姓果腹,此为立身之本;练精兵,平西凉,此为立国之基。然,身立,国立,还需为天下立心。”
“立心?”陈默眉毛一挑,故作不解地重复了一遍,心里却是一动。来了,正题来了。
“是。”蔡文姬抬起头,目光灼灼,直视着他,“如今的学堂,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教授的也只是粗浅的识字算数,如同杯水车薪。大人若想长治久安,便需建立真正的官学,广招天下贤才为师,不仅教化万民,更要为朝廷培养一批真正懂得经世济民之道的栋梁之才!”
她越说越激动,白皙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昔日洛阳太学,名士云集,却多为空谈误国之辈。他们所学的,是服务于门阀世家的屠龙之术,而非服务于天下苍生的安邦之道。如今,旧的秩序已然崩塌,正是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我们当建立新的官学,编纂新的教材,摒弃那些虚浮的玄学,教授农桑、水利、律法、算学……这些真正有用的知识!让天下人知道,读书人,不应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清谈客,更应是能让田地增产,让城池坚固,让百姓安乐的实干家!”
院子里,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亲兵的操练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这个胆敢在董相国面前“高谈阔论”的女子。
陈默沉默着,他看着蔡文姬,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粗野和不耐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内心的弹幕,却已经刷爆了。
【卧槽!卧槽!蔡大家牛逼!格局!什么叫格局!这就叫格局!】
【为天下立心!这话说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系统你听见没?这任务都不用你发,人家直接把策划案拍我脸上了!】
【农桑、水利、律法、算学……这不就是我一直想搞的职业技术学院PLUS版吗?知己啊!文姬你就是我的知己啊!】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他得演。
“哼,”陈默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将手中的竹简往旁边石桌上一扔,发出一声闷响,“官学?太学?你说的那些读书人,我见得多了。洛阳城破之时,他们除了抱着脑袋痛哭,还会干什么?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骂人的本事一个比一个强,真到了要命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要这些软骨头何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