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位被临时委以重任的初评官们埋首于如山的试卷之中,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以及浓浓的疲惫感。
起初,他们还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起承转合、微言大义,一些老学士读到一篇破题精妙的策论,还会忍不住捻须点头,低声吟诵两句。
然而,当看过几十份、上百份试卷后,情况开始变化,眼睛因长时间聚焦于密密麻麻的小楷而干涩发酸,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揉一揉,或用力闭眼片刻再继续。
大脑也开始麻木,对于重复出现的“圣人云”、“臣闻”等套话,以及千篇一律的“仁义治国”、“重农轻徭”等观点,已经很难再激起波澜。
这时,那些提前交卷、或被放在最上面的试卷,其优势便凸显出来,在考官精力最充沛、感官最敏锐、耐心最充足的时候,它们获得了最充分的审视。
即便文章并非完美无瑕,但其闪光点——一个新颖的论点、一句精彩的排比、一手漂亮的书法——都更容易被捕捉和欣赏。考官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笔下分数自然可能宽容几分。
反之,越到后面,阅卷越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劳动,考官们不得不“一目十行”,快速捕捉核心观点和文章结构,对于冗长的论述可能一掠而过。
除非某份试卷真的能做到 “石破天惊”——比如观点极其深刻、文采斐然到令人振作,能瞬间唤醒考官的注意力,否则,很难再获得“另眼相看”。
在视觉和精神的双重疲劳下,一篇中等偏上的文章,很可能就被湮没在平庸的评判之中。
这正是为什么在科举中,“抢卷”(争取提前交卷,让考官在最佳状态时批阅) 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策略,它比拼的不仅是学问,还有考生的心理素质、写作速度和临场决断力。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盛长梧在殿试中提前交卷,不仅展现了他的自信,更是一个极其聪明的策略,他确保了自己的试卷在皇帝和考官们精神最集中、期待值最高的时候被审阅。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