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曦微露,空气中已经带着夏日里的潮热。
盛长梧一家便已起身,换上简便的衣物,乘车前往陈家湾,抵达田边时,县衙一众官员吏员早已到场等候,人人皆是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扮,手持镰刀、绳索等物,精神饱满,跃跃欲试。
“大人!”见盛长梧到来,众人齐声行礼。
盛长梧目光扫过众人,见准备周全,满意地点点头:“好!趁此刻日头不烈,天气凉爽,大家抓紧时间,开镰!”
一声令下,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张黎、王茂等文官虽不常干农活,此刻也挽起袖子,学着老农的样子,笨拙却认真地挥动镰刀。
赵刚等武职出身或衙役们则动作麻利许多,手起刀落,一捆捆金黄的稻穗便被整齐地割下。
盛长梧也亲自拿起一把镰刀,走入田中,熟练地收割起来,动作虽不如老农迅捷,却沉稳有力,毫不含糊,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服。
墨兰在田埂上看得新奇,也想下去试试,被林噙霜温柔拉住:“墨儿,田里泥泞,且有镰刀锋利,很危险,我们就在这儿看着哥哥和大家干活,一样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林噙霜自己并未闲着,她早已安排妥当,指挥着随行的盛府仆役,在田边选了一处平坦阴凉之地,迅速支起带来的锅灶,注入清水,投入大量绿豆,开始熬煮解暑的绿豆汤。
“多放些糖,”林噙霜特意叮嘱厨娘,“大家出力流汗,嘴里有点甜味,心里也舒坦,干活更有劲头。”她深知这些小恩小惠最能收买人心。
不仅如此,她还让家中仆役准备饭菜,虽不是极尽奢华,但有大盆的米饭,猪肉,海鱼,几样时令蔬菜,还有一大锅撒了葱花的蛋花汤,对于平日饮食简单的县衙吏员和衙役们而言,已是极为丰盛、堪比年节的款待。
所有这些花费,林噙霜明确交代皆从盛家私账出,不走公账一分一毫,她心中自有盘算:儿子让这些下属来干这并非他们本职的农活,虽是为了公事政绩,但若没有表示,难保有人心中抱怨,出工不出力。
用些银钱,备上好吃好喝,既显得盛家体恤下属,大方周到,不占公家便宜,又能让这些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好处,干活更卖力,对儿子也更为忠心。
再者盛家如今产业不少,每月都有进项,银钱就该用在这种能助力儿子前程、稳固人心的地方。
盛长梧在田间直起腰稍作歇息时,看到母亲正指挥仆役摆放碗筷,看到那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和香气四溢的饭菜,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和深深的感激。
他一心关注收成和数据,竟未想到这些细节,母亲此举,无声无息地为他解决了潜在的管理问题,极大地凝聚了人心,巩固了他的威信。
他走到林噙霜身边,低声道:“阿娘,辛苦您了,还是您思虑周全,儿子一时都未曾想到。”
林噙霜看着儿子晒得发红的脸颊和汗湿的衣襟,心疼地用手帕替他拭了拭汗,柔声道:“这有什么,你在前头做大事,这些琐碎小事,自有阿娘替你打理妥当。快去忙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升到头顶,阳光变得毒辣,盛长梧见众人汗流浃背,便下令暂停收割,招呼大家到树荫下休息,饮用早已备好的绿豆汤。
“诸位辛苦了,都来喝碗绿豆汤解解暑!饭菜已在准备,用过午饭后,大家好好歇个晌,待日头偏西,暑气稍退,我们再一鼓作气,将剩下的稻子收完!”
“是!多谢大人!”众人齐声应和,脸上虽带着疲惫,却满是干劲和喜悦。
衙役、吏员们井然有序地排起长队,依次从盛府仆役手中接过盛得满满的、冰凉清甜的绿豆汤,他们用的碗,也正是稍后吃饭的碗,无人觉得不妥。
领到绿豆汤的人都会说一句“多谢盛大人!”“多谢林夫人!”这都他们发自内心的,林噙霜站在一旁,看着这井然有序、充满感激的场景,听着那一声声真诚的道谢,心中那份因儿子卓越而产生的骄傲,更添了几分属于她自己的、作为幕后支持者的自信与满足。
这种被人真心尊敬的感觉,远比在汴京后宅与人勾心斗角来得踏实、痛快。
一百多号人,包括所有随行的盛府仆役,都喝上了绿豆汤,盛长梧、张黎、王茂、赵刚等人也毫无特殊地排在队伍末尾,与众人一样领取。
林噙霜也拉着墨兰,像普通人一样排队,领了自己那碗,这细微的举动,看在所有人眼里,更觉这位县令大人及其家眷平易近人。
约莫过了三炷香的时间,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众人再次排队,依次打饭打菜,米饭管够,红烧肉油亮诱人,海鱼鲜香,蔬菜清爽,蛋花汤上漂浮着诱人的油花。
盛长梧等人依旧与众人一同排队,打的饭菜分量、菜色毫无二致,就在田埂边、树荫下,或蹲或坐,与众人一边说笑,一边大口吃着这顿意义非凡的午饭。
饭后,困意袭来,众人在树荫下寻了地方,或靠着草垛,或直接躺在铺开的草席上,伴着田野的风和稻谷的清香,开始午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