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盛长梧并未直接回府,而是转道去了两年前被调回京中任职的范忠府邸。范忠,如今官拜五品,在朝中清流中颇有声望。
门房通传后,范忠亲自迎至二门,见到盛长梧,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怀瑾来了,快请进,今日朝堂之上,你可是投下了一记惊雷啊。”
两人步入书房,分宾主落座,侍童奉上清茶后,范忠挥退左右,神色转为凝重,他看着眼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开门见山地问道:“怀瑾,你我相识于微末,不必虚言。北伐之事,关乎国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为何如此坚决?此举是否太过仓促?”
盛长梧知道范忠是真正心系天下的长者,对他并无隐瞒,他放下茶盏,目光沉静,将这两年在边境的所见所闻,那些胡骑的嚣张、边军的懦弱、官府的漠然,以及百姓在夹缝中挣扎求生的血泪,一一道来。
“……老师,我亲眼见过被胡人焚毁的村落,见过被掳走儿女的父母绝望的哭喊,见过边城孩童眼中对烽火的恐惧。我们输去的,不仅仅是银绢,更是我大宋的脊梁与尊严!若再苟安,非但燕云永无归期,只怕这屈辱,迟早要蔓延至汴京城下!”
盛长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有些仗,可以不打。但有些仗,非打不可!为了边境枉死的百姓,为了后世子孙能挺直腰杆,这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回!”
范忠静静地听着,面色愈发沉重,他虽在京城,但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边事,只是盛长梧的亲历所述,更加具体,更加刺痛人心。
他长长叹息一声:“边民之苦,我亦有所耳闻,只是……唉,这积弊已深,怀瑾,你说得对,这朝堂,这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了。你有此魄力,有此担当,老夫……欣慰。”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盛长梧,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么,怀瑾,你告诉老夫,对此番北伐,你有几成胜算?”这
盛长梧迎上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烁,清晰而坚定地吐出两个字:
“九成。”
范忠眼中精光一闪,他知道盛长梧并非妄言之辈,他心思缜密,谋定后动,他说九成,必然是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有了相当的把握。
范忠缓缓点头,脸上的凝重化为了释然与支持:“好!既然你有如此把握,老夫便不多言了。只是……”
他语气转为殷切叮嘱,“战场之上,刀剑无眼,非同儿戏,你身为统帅,更需保重自身,切不可亲身犯险。你的安危,关系此战成败,更关系大宋国运!”
“老师教诲,长梧铭记于心。”盛长梧郑重应下。
两人又就朝中可能出现的阻力、粮草辎重的调配、对辽国及其可能盟友的策略等,交换了些许意见。
范忠虽未明言,但其态度已然表明,他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盛长梧的北伐大业。
辞别范仲淹,走出范府,暮色已悄然降临,盛长梧抬头望着汴京的夜空,星光初现,他知道,前路艰险,但他并非独行。
回到林府,林噙霜和墨兰并没有多问北伐之事,她们知道盛长梧的决心,她们只有全心的支持与隐在心底的担忧。
墨兰也不再像往常那般缠着兄长陪她玩耍嬉戏,甚至走路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在前厅书房与将领、僚属彻夜商议的哥哥。
她有时会悄悄端着一碗厨房刚炖好的参汤,放在书房门外,让侍从转交,自己则躲在廊柱后,看着兄长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身影,小拳头悄悄握紧,心中默念:“哥哥一定要赢,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噙霜则将这份担忧与支持化为了更实际的行动,她亲自打点盛长梧出征所需的衣物行装,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务求妥帖。
偶尔盛长梧回后院用饭时,默默为他布菜,眼神中充满了无声的鼓励与牵挂。“梧哥儿,家里一切有我,你安心去做你该做的事。”
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盛长梧更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繁重的备战工作中,他深知,北伐非匹夫之勇,乃是倾国之力的大战,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首要便是粮草。
幸而近年来他大力推广土豆、红薯、玉米等新作物,又在各地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大宋的粮食储备比之真宗、仁宗前期已丰足太多。
加之他早年便有“打欠条平抑粮价”、千里运粮的经验,对粮道转运、仓储管理已是行家里手,他亲自核算数目,划定供应路线,委派得力且清廉的官员专职负责,确保北伐大军的肚皮无忧。
军械方面,核心利器便是复合弓。
经过成都府初试锋芒,以及返回汴京后这两年来工部的全力督造,如今已装备了一支千人的精锐弓弩手部队。
这批弓手皆是从各军选拔而出的佼佼者,并经过了严格的针对性训练,他们将是撕开辽军铁骑阵线、进行远程精确打击的王牌。
然而,战争的决定因素,终究是人,尤其是统兵之将, 盛长梧摒弃了论资排辈和门户之见,以其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巡边时对军中将领的暗中考察,精心遴选着他的北伐核心班底:
狄青这位出身行伍的将领,勇猛善战,治军严明,在军中威望甚高,且对辽军战法极为熟悉,盛长梧力排众议,以其为前军主将,寄予厚望。
曹玮也是将门之后,名将曹彬之子,沉稳多谋,善于谋划,且对边境地理、敌我情势了如指掌,盛长梧委以其参谋重任,总揽军机策划。
杨文广他是杨家将的后人,虽家道一度中落,但武艺高强,热血未冷,在年轻一代将领中颇具锐气,盛长梧欲以其为先锋,重振杨家枪的威名。
英国公张耆作为勋贵代表,虽年事稍高,但经验丰富,在朝中和军中都有人脉,以其为名义上的监军或后军总管,可稳定朝局,协调后勤。
这几日,盛府书房内,灯火常明至深夜,狄青的沉稳、曹玮的缜密、杨文广的激昂、张耆的老成,与盛长梧的挥斥方遒交织在一起,沙盘上的燕云地形被反复推演,进军路线、兵力配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一项项决议在激烈的讨论中逐渐成形。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