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帷幕”掩护,他们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时刻担心“公司”的空中侦察和远程锁定,行进速度加快了不少。
但地面的威胁丝毫未减。
他们遭遇了成群结队、甲壳对能量武器有极高抗性的辐射甲虫;躲过了潜伏在淤泥中、能喷射神经毒素的伪装藤蔓;甚至远远看到了一个在峡谷中缓慢移动的、由无数废弃物和金属残骸堆积而成的、如同小山般的“清道夫”自动回收平台,它所过之处,连变异体都避之不及。
每一次遭遇战都惊心动魄,消耗着他们本已不多的弹药和体力。
林风的引导器能量在多次使用后再次告急,先驱者作战服也开始出现局部过载的警告。
铁砧的新“盾牌”上布满了凹痕和裂缝。
夜枭小队成员个个带伤,老猫的情况尤其不容乐观,需要轮流搀扶才能行进。
但“寂静帷幕”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
期间,他们数次观察到“公司”的小型侦察无人机从峡谷上方掠过,甚至有一次,一队“清道夫”士兵就在他们头顶百米处的悬崖巡逻,但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这证明“回响”给予的庇护是有效的,也让他们得以在追兵的眼皮底下悄然穿行。
第二天深夜,他们在一处相对干燥的岩洞中休整。
周维清不顾疲惫,尝试分析他们从寂静档案馆中采集的那些黑色记忆晶体碎片。
突然,他发出一声低呼:“有发现!这些碎片里…有残留的记忆索引!”
众人围拢过去。
周维清将碎片连接到一个简易的读取装置上,屏幕上闪过一些极其模糊、断断续续的图像和文字片段:
…“织网者”…非实体…信息层面的寄生虫…
…渗透…模仿…“摇篮”早期节点已失陷…
…警告…警惕…一切过于“完美”的…避难所…
…“火种”最终协议…密钥…分散保存…于…
信息再次中断,但带来的震撼无以复加。岩洞中只剩下篝火噼啪的声响,映照着众人惊疑不定的脸
“织网者”可能是信息层面的存在?它们渗透了“摇篮”网络?这意味着“公司”内部可能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甚至可能被某种更可怕的东西操控着?
而“火种”最终协议的密钥是分散保存的?他们现在去寻找的抵抗军据点,是否就保存着其中一部分?
线索如同迷雾中的灯塔,指引方向,却也昭示着前方更深不可测的黑暗。
休整过后,队伍继续前进。
在“帷幕”失效前的最后几个小时,他们终于穿过了最危险的峡谷区域,前方的地形开始变得开阔,出现了旧时代公路的残骸和倒塌的建筑群。
根据地图和信号强度判断,他们距离目标点已经不远。
然而,就在黎明将至,“寂静帷幕”的效果开始出现不稳定波动时,走在最前面的山雀突然举起拳头,蹲下身。
“前面有情况!”
众人立刻隐蔽。
只见前方一片废弃的城镇广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具尸体!
从破烂的衣着和简陋的武器看,像是废土上的流浪者或小型聚居点居民。
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尸体身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外伤,表情却极度扭曲,仿佛在死前经历了无法形容的恐怖,而且死亡时间似乎非常接近。
“不是枪伤…也不是变异体袭击…”秦琬检查着最近的一具尸体,声音发颤,“生命体征是…瞬间衰竭的。像是…意识被直接抹除了。”
一股寒意席卷所有人。
这种死法,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织网者”的警告。
就在这时,周维清的探测器捕捉到了微弱的信号波动,来源正是广场中央一个半塌的通讯塔残骸。
“信号源…很近了。就在…这个方向不到五公里。”周维清指着广场另一侧的一条道路。
目标近在咫尺,但眼前诡异的屠杀现场,却像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警告牌。
“寂静帷幕”的效果彻底消失,他们再次暴露在废土的天光下。
林风握紧引导器,看向那条通往希望的道路,又看了看满地的尸体。
“保持最高警惕。”他沉声道,“我们可能…不是唯一的访客。”
队伍再次启程,脚步却比之前更加沉重。
朝阳的光芒穿过废墟的缝隙,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死亡气息
希望的终点,似乎也缠绕着不祥的阴影。
喜欢深渊巡游者请大家收藏:(m.zjsw.org)深渊巡游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