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这隐藏在商贾圈子的宅子就是不一样,有钱的从不外露,外面院墙的质朴绝对让你想不到这里面住的人有可能是富可敌国或者是朝廷高官。只有这丈二的院墙,才能体会,只有亲自去撞一下,才知道,这墙到底有多结实,有多高,里面有多少青砖,外面的泥巴都是后涂上去的伪装,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泥巴墙,你试试把泥巴墙做到丈二那么高,不倒才怪。
两匹马,一前一后来到小院子门前。翻身下马,一人身着官服,急匆匆的拍打大门,后面一人笔直的跟在身后。
“谁啊,谁啊,敲这么急,报丧啊!”院内的人有点不高兴。
吱扭一声,院门打开了,两人四目以对,明显院内人识得敲门之人。
“打扰了,我有急事要面见宰辅大人,劳烦通报一声,京畿府尹唐全求见。”唐全虽然着急,但是也不能失了体面,毕竟这宰辅身边的人,不好得罪。
“唐大人,快,先进来,我这就去通报老爷。”那人识得唐全,加之这两天贡品被劫一事,他自然不敢怠慢。
“多谢”唐全与身后的穆旦一前一后进入院子,有下人引至偏厅,不一会丫鬟茶水奉上。
王不充,当年皇帝小中州起兵,他作为建州的贵族,与其家族举兵拥护,使得皇帝很快就得到了北方三州的控制权。建国后,功不可没,加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官拜当朝宰相,作为文官之首,皇帝代笔。大周朝的宰相,这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时一些不涉及原则的国家大事,皇帝授权他可以全权做主,直接批复,换个角度说,变相的掌握着天下的生杀大权。
此时的王不充,正端坐在书房,他在等,等一个消息,但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也不知道是谁先来。
“老爷,唐全来了,说有要事禀告。”刚才开门那人来跟王不充禀告。
“噢,他先来了,现在人在何处?”似乎这不是王不充想要的消息。
“已经在偏厅等候。”下人回道。
“还有什么人吗?”
“还有穆旦。”
“那个铁臂穆旦?”穆旦的名字似乎在京城很出名,不需要说官职,一个名字代表了一切。
“是”
“下去吧,我这就去。”王不充看看窗外,捋了捋胡须。
唐全坐在椅子上,穆旦没有坐,站在唐全身后,桌上的茶还微微冒着热气,两人没有动,现在还不是喝茶的时候。
“唐大人,怎么这么着急来访啊。”王不充从内堂边说边走出来。
“唐全拜见宰辅大人”
“穆旦拜见宰辅大人”二人同时给王不充施礼。
“坐,坐”王不充不紧不慢的坐到了椅子上。
“宰辅,有一事,需宰辅定夺,下官怕是……”看王不充坐定,唐全也没绕圈子,毕竟这种事情弄不好要掉脑袋的,还是直说吧。
“唐大人,何事如此惊慌,失了你京畿府尹的体面。”王不充听出唐全有些着急,毕竟着急不应该是他该表现出来的,做大事者,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没有了这份冷静,也不堪重任。
“宰辅恕罪,此事确实紧急。”
“什么事?”
“穆旦”唐全换出身后的穆旦。
“是,大人。”穆旦跟唐全行礼。然后走到前面又跟王不充行礼。
“大人,小的在追查贡品被劫一案,发现有不妥之处,小人为防止事态升级,请大人定夺。”
“说”王补充那些盖碗喝了一口茶。
“小人抓到了一个劫匪,此人看似是漠北之人。”穆旦说完看了看王不充,作为武官,他更是不懂得拐弯抹角,都是有啥说啥。
“漠北?人审了吗?”王不充一听漠北,也是内心在摇头,这确实不是他想的结果。
“人已经死了,没有活口。”穆旦特意说了句没有活口,让大人们都放心。
“这漠北……”王不充若有所思。
“大人,自我大周开国以来,这漠北蛮族就屡犯边境,皇上把二公主嫁过去和亲,近几年才没有打的纷争,这如果真的是蛮族犯上,这恐怕……”唐全接着穆旦的话说了下去。
“嗯,唐大人怎么看?”王不充反问唐全。
“这漠北之事,极为棘手,稍有不慎,就是……”唐全比划了一下砍头的手势。
“依我看,此事,应该特事特办,应该指定一位钦差彻查此事,京畿上下全力配合,如若还有余党,城防,禁军均可调动啊,大人。”唐全说完看了看王不充。
“钦差”王不充重复了一遍,看看唐全,“唐大人可有合适人选?”王不充接着问道。
大家都知道这钦差就是个替罪羊,好了,升官发财,不好,人头落地。
“大人,此案涉及两个邻国的大案,朝中官员多为地方出身,下官认为,当选一白丁,专门负责此案。”唐全这倒好,谁也不得罪,朝中官员大多都是当年皇帝打天下时候的地方势力,谁都不还得罪,弄一白丁,死不死活不活,没人管,也没有任何势力介入,一举两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州风云季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州风云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