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我跟着去。”一个洪亮的声音瞬间充满朝堂。
“你去干什么,又不是打仗。”皇上都不用看,听见声音就是倒时左将军季禹。
“太后回去祭祖,我也得回去上香不是。”季禹这话倒是真的,这么多年出来跟着季风征战南北,也已经好久没回家祭祖了,虽是表亲,那也是一个祖宗。
“你这,你一起去,这阵仗就大了,胡十一”皇上喊出一个名字。
“臣在。”一个武将走出来施礼。
这武将和季禹挨着站立,但是和季禹完全两个风格,季禹属于人高马大,一看就是猛将那种,而这位,身着武将朝服,为披挂在身,你说他是个文官都有人信,只是那常年征战,脸上的皮肤稍显粗糙,两只手虎口上的老茧已经跟手掌融为一体,这是常年持兵器造成的。 “你有多久没回乡了啊。”皇上问胡十一道。
“禀皇上,臣也有数年未曾回乡。”胡十一说话的声音都很轻,不像季禹,一声就全屋都能听见,难以想象,这除了手上老茧看不出来是个武将的胡十一,凭什么当上右将军,与这虎背熊腰的左将军季禹平起平坐。
“正好,那都去,都去,我也好些年没回过芦州了,王不充啊。”皇上这让季禹一说,还来劲了。
“臣在,安排吧,我要和太后去芦州祭祖,季禹随行,胡十一也跟着回家看看,把胡中也带着,太后要静妃陪着。皇子们都不在,你在家监国。”
“臣领旨”
“臣领旨”众人施礼领旨,唯独胡中,心中一颤,听到静妃随行,自从上次御花园一面,再也没见过静妃。
“还有什么事吗?”皇上看看其他人,满朝官员没一个搭话的,那就是没事,没事,皇上可就走了。其实也不算没事,有事都提前跟王不充说了,王不充该解决的解决,该平息的平息,该压的压,该罚的罚,只要不出太大的事,王不充才是权利的集中点。
“那没事,今天就散了吧,赶紧安排,太后着急。”皇上说完就起身,回头跟王不充说了一句。
“臣这就去。”王不充和众人一起施礼送别皇帝。
“老胡,你家有没有好酒啊?别藏着了,都拿出来给我喝了。”季禹拍着胡十一的肩膀说道。
“左将军想喝,那自然是有,我虽离家多年,但是胡家毕竟还在芦州,喝几坛酒,还是不在话下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许反悔啊,到了芦州我就管你要。”
“好,到了芦州,管够。”
二人并排走出朝堂。
“恩相,此番……”
“随机应变”
胡中跟在王不充后面走出了朝堂,自从上次劫案之后,胡中已然成为了王不充的门生,这也算是知遇之恩。
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很适合出行的日子,也不知道是谁挑的这么好的天气,这一场说走就走的祭祖,这就开始了。皇宫的车仗,一辆接着一辆,有坐人的,有放东西的,还有混淆视听防止刺杀的,这一大队人,浩浩荡荡,好不壮观。季禹全身披挂,手持大刀,走在前面,很是威武,胡十一也全身披挂,手中一杆大枪,英姿飒爽,这二位可是开国的名将。大车周围都是宫女随行,前后是禁军跟随,百姓看见皇上出巡,都跪在地上跪拜,连头都不敢抬,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看热闹不能说话的,也没人敢说。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谁,这不让说话真憋不住,就喊了一声,这可好,不喊也就不喊了,这全城百姓,一起喊万岁,那是何等壮观,别说有没有人敢劫圣驾,就这喊声,一般人都受不了。皇上在里面坐着,听见百姓的呼声,也坐不住了,站在车头,高高在上,看着他的子民,他的天下,此情此景,也不枉他征战多年。太后也拉开窗,看了眼下面,又回到车里,躺在榻上,满心的都是要回乡的欣喜。静妃本不应该拉帘看,毕竟自己是妃子,可这声音太大,谁又能忍住,她也拉开帘子看了一眼,正好胡中在车架旁边随行,二人四目以对。
“静妃娘娘千岁。”在这高呼声中,胡中这一声简直不堪一提,但是因为在车驾旁边,静妃还是能听见的,冰花儿看是胡中,看了一眼,也没回答,直接把帘子拉上了,不知道是帘子映的阳光还是天气太热,冰花儿的脸上居然多了层红晕,让人看起来更加怜爱。胡中见冰花儿把帘子拉上,也摆正马头,跟随队伍前行。
这一队车马,京城出发,过柞州,去芦州,沿途经历不少名山大川,太后着急去芦州,除了必要的停留,没有任何的耽误。这说快也快,这芦州就到了。
芦州不比昌州,芦州作为大周最南面的一个行政区域,有抵御南方绥国的职责,城墙高高耸立,集繁华与防御于一体,虽然芦州有少许盐碱不毛之地,但是不影响芦州的整体粮食产量。这攻防一体还产粮,还捎带管着点昌州,这要是把这地方给一个有谋反之心的人,这简直就是造反的基地,但是谁又会造反呢,造反很累的,当皇帝很累的,这天高皇帝远的,当个当地的土皇帝多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州风云季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州风云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