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瞬间冲进坑道,李大勇扛着最后一箱弹药冲进来时,轰炸机已经飞抵上空。王卫国赶紧把他拉进坑道,同时用松枝堵住坑道入口,只留一条缝隙观察外面。“轰隆 ——” 第一颗炸弹落在坑道五十米外的雪地里,震得坑道顶部的雪簌簌往下掉,孙二牛下意识地抱住头,却还是按王卫国之前教的,把身体贴在坑道壁上,避免被飞溅的碎石砸中。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预判” 到第二颗炸弹的落点 —— 就在坑道左侧十米处的弹药临时堆放点!他赶紧喊:“大家往右侧靠!炸弹要炸弹药堆!”
战士们刚挪到右侧,第二颗炸弹就炸响了,弹药堆里的几发信号弹被引爆,在雪地里燃起短暂的火光。还好弹药箱都搬进了坑道,没造成损失,王卫国却捏了把汗 —— 要是慢一秒,坑道入口就会被炸毁,他们就成了活靶子。
轰炸机投弹持续了十分钟,期间王卫国一直通过坑道缝隙观察,空冥感知像雷达一样追踪每一颗炸弹的轨迹,时不时提醒战友调整位置。等最后一架轰炸机飞走时,坑道外已经布满弹坑,最深的有一米多,雪地里冒着黑烟,之前的临时弹药堆变成了一片焦土。
“运输队咋样了?” 张连长最担心的就是后面的补给,要是棉衣送不到前线,战士们在长津湖的零下四十度里撑不过三天。
王卫国立刻爬上坑道顶部,空冥感知往运输队方向延伸 —— 三公里外,运输队的战士们正从松树林里出来,虽然有几匹马受惊跑了,但棉衣和药品都在,没人受伤。他松了口气,回头对张连长说:“没事!运输队躲得及时,就丢了两匹军马!”
张连长这才笑了,拍了拍王卫国的后背:“好!好!你这防空警戒员比雷达还准!等咱们到了长津湖,给你记一功!”
战士们从坑道里出来,开始清理散落的物资。孙二牛捡到一个被炸变形的美军炸弹外壳,上面还印着 “USA” 的字样,他气得一脚踢开:“这些美军,就会用飞机欺负人!有本事跟咱们在地面打!”
李大勇也跟着骂:“就是!俺们的高射炮要是能跟上,肯定把他们的飞机打下来!”
王卫国没说话,只是捡起炸弹外壳看了看 —— 外壳厚度不足一厘米,却能炸出一米深的弹坑,这就是现代战争的差距。他想起养父说的 “以弱胜强,贵在避实击虚”,美军的优势在飞机坦克,他们的优势就在地形和警惕,而空冥感知,就是缩小差距的关键。
下午的行军,王卫国总结出了更精准的 “防空规律”:美军侦察机每四十分钟巡逻一次,轰炸机则会在侦察机确认 “无异常” 后十分钟抵达;隐蔽时,不仅要盖松枝,还要把棉帽的帽檐翻下来,避免灰色布料反光;遇到低空飞行的飞机,要往背风的洼地躲,螺旋桨的气流不会吹起雪粒暴露位置。他把这些规律编成 “防空口诀”,教给每个班的班长,让大家记在心里。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长津湖外围的临时阵地,这里有志愿军提前挖掘的防空坑道,能同时容纳一个连。张连长让王卫国负责设置 “前沿防空哨”,在阵地外围五公里处布置三个警戒点,用信号弹传递消息。
“二牛,你跟俺去东边的土坡,大勇去西边的松树林,咱们三个形成三角警戒,看到飞机就打信号弹,红色是侦察机,绿色是轰炸机。” 王卫国分配任务,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三个警戒点刚好能覆盖整个阵地,没有死角。
孙二牛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块冻硬的玉米饼:“卫国哥,俺带了吃的,咱们轮流啃一口,别都冻僵了。”
三人分头行动,王卫国和孙二牛往东边土坡走。雪地里的风更猛了,吹得人站不稳,孙二牛好几次差点滑倒,王卫国都及时拉住他。走到土坡顶,两人挖了个半米深的雪坑,蹲在里面,只露出眼睛观察。
“卫国哥,你说俺们能守住长津湖不?” 孙二牛突然问,声音里带着对未来的忐忑。他昨天收到家书,娘说家里的棉衣已经做好,等他回去就给她娶媳妇,他怕自己看不到那一天。
王卫国看着远处长津湖的方向,湖面结着厚冰,美军的帐篷在冰面边缘隐约可见。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养父所在的 9 兵团正在湖对岸的山地埋伏,手里握着那本《玄真子兵要》,心里突然有了底气:“能守住!俺们有坑道,有防空哨,还有战友们的劲往一处使,肯定能守住。等打赢了,俺陪你回吉林,喝你娘煮的玉米粥。”
孙二牛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冻得发紫的脸上有了血色。就在这时,王卫国的空冥感知突然捕捉到熟悉的引擎声 —— 这次不是一架,是三架侦察机,正从三个方向往阵地飞来,显然是想形成 “包围侦查”,找出志愿军的隐蔽点!
“快!三架侦察机!你打红色信号弹,俺去通知大勇!” 王卫国推了孙二牛一把,自己则往西边的松树林跑。雪地里的坑洼让他摔了两跤,棉裤膝盖处渗进雪,冻得生疼,却没敢放慢脚步 —— 要是侦察机发现阵地,晚上就会来轰炸,战士们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奋斗在激情岁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