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后,李虺与关羽带着五十余人赶来会合。听闻刘备确在村中,李虺眼中寒光一闪,下令道:“张晟,你带十人,趁夜潜入村中,将桐油泼在刘备院中的草鞋、凉席上,屋顶茅草也多浇些。点火要快,莫要惊动屋中人,完事立刻撤回。”
“诺!”张晟领命,带着手下摸进村子。这些人本是山贼,干这夜间放火的勾当轻车熟路,不多时便悄悄泼完桐油,打了个招呼,众人同时点火。
秋夜干燥,又起了些风,火借风势,瞬间便蹿起丈高。刘备院中堆满了草鞋、凉席,皆是易燃之物,顷刻间便成一片火海。屋顶茅草也被引燃,噼啪作响,火舌舔着夜空,映红了半个村子。
村民们从梦中惊醒,见火光冲天,纷纷提桶来救,奈何火势太猛,泼水即化为蒸汽,根本近不得身。村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院子被大火吞噬,哭喊之声不绝于耳。
李虺于村外高坡处远远观望,见火势已成,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转头看了眼身旁关羽,见他凤目圆睁,脸上露出不忍之色,便知他在担心无辜村民,遂道:“云长,你带张晟等人开辟火道,莫让火势蔓延至其他人家,至于这院子,便让它烧个干净吧。”
关羽闻言,如蒙大赦,忙道:“多谢主公!”说罢带着人冲入村中,指挥村民在火场周围挖沟,防止火势扩散。他一边忙活,一边暗自思忖:主公此举虽狠,却意在只除一人,不愿伤及无辜,可见并非滥杀之辈。
大火烧了整整半夜,直至天明才渐渐熄灭。刘备的院子已成一片焦土,那株百年老桑也被引燃,烧得只剩下半截黑炭。张晟带人在废墟中搜寻,终于找到一具被烧焦的尸体,遂回报李虺。
李虺初涉杀人越货勾当,不免心虚,思虑亦迟。闻张晟回报,急下令撤走。一行人匆匆离了涿县,向南折返。
路上,关羽始终沉默,眉头紧锁。李虺知他心存疑虑,便主动开口:“云长,可是在想为何要烧死那刘备?”
关羽抱拳道:“主公自有深意,关某不敢妄测,只是……”
“只是觉得此举有违道义,对吗?” 李虺接话道,“实不相瞒,此人虽看似落魄,却是汉皇后裔,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
关羽大惊:“既是汉室宗亲,主公为何要……”
“中山靖王子嗣逾二百,后世子孙更是不计其数,所谓‘宗亲’,不过是他借以来博取同情、招揽人心的幌子罢了。” 李虺冷笑,“天下将乱,此等野心家必趁势而起,以‘兴复汉室’为名谋取天下。若留他在世,日后必成我等心腹大患,不如趁其未发迹,永绝后患。”
关羽低头不语,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主公竟能看透此人野心,这份远见,着实令人佩服。只是杀害宗亲之事,终究让他难以释怀。李虺看在眼里,知他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不再开解,其真正用意也只李虺自己知晓。
在后世有一句俗语:陪领导做一百件好事,不如陪领导干一件坏事。干一百件好事,只是领导光辉形象的背景板,而干一件坏事,就是领导信得过的心腹了。
李虺之所以选关羽与张晟二人一起来烧刘备,就是要让二人与自己一起做杀人越货之事,被迫成为自己的心腹。
回到下曲阳,颜良、文丑已将诸事办妥:百余户农户愿随往雒阳,庄中土地财物也变卖妥当,装了满满几十车。李虺见状,点头道:“甚好,事不宜迟,即刻南下。”
一行人沿常山、赵国、魏郡一路向南,入司隶河内郡,沿黄河北岸西行,直奔小平津。这队伍浩浩荡荡,有数百人之多,大车小辆满载财物,扮作商队倒也不惹眼。沿途关卡,李虺皆令手下以钱财打点,守关将士见有利可图,自然放行。到了小平津,守将张辽早已得信,亲自出营迎接,一行人顺利过了黄河。
过了黄河,不到一日便抵达上北邙里。典母见儿子归来,又添了许多人手,喜极而泣,拉着李虺之手问长问短。李虺待她如亲母,一一应答,心中暖意融融。穿越至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位母亲牵挂,此真莫大之慰藉。
光阴似水,转眼已是光和六年十月下旬,朔风渐起,严冬将至。幸得李虺早有安排,张顺已带人在土坡下建了许多地窝子,乃临时的半地下室建筑,冬暖夏凉,本是为招募工匠制作积竹木柲所用,如今正好用来安置警卫营与三雄庄的庄兵。
只是张顺人手不足,仅凭几个师兄弟,既要造兵器,又要盖地窝子,着实忙不过来。亏得戏志才与郭靖出面:郭靖组织村民出力,戏志才从商行拨款,发动众人齐动手,才在短时间内挖出数十个地窝子,足够四五百人居住。
至于那百余户农户,李虺令戏志才去寻平阴县令,商议安置事宜。戏志才说明来意,承诺农户过冬的钱粮与房租皆由咸亨商行承担,来年开春后还会协助开荒。平阴县令正愁人口不足,见有此等好事,欣然应允,将农户分散安置到各乡、亭,每户还派了粮米御寒过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谋杀三国精编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