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翼基地的六月,蓝花楹把训练室的窗棂染成了淡紫色。
清晨的阳光透过花瓣缝隙,在战术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星翼青训营的近期数据——KDA均值、补刀率、团战参与度,每一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是许星眠熬了两个通宵整理的成果。
训练室里已经热闹起来。陆屿正带着苏晓、阿苗做晨练补刀,键盘敲击声清脆密集。
阿柚在角落对接非洲赛区的赛事数据,时不时对着麦克风说几句英语。
林野推着他的橘子糖补给站进来,车身上新贴了“星翼杯第三届”的贴纸,嘴里喊着:“复盘会还有半小时开始,大家先吃颗糖垫垫,甜的能醒神!”
蓝楹蹲在许星眠脚边,嘴里叼着毛绒骨头,尾巴轻轻扫过地面,把飘落的蓝花楹花瓣扫成一小堆。
许星眠摸了摸它的头,指尖划过战术板上“新人保护数据模型”的标题——这是她为跨洲青训营量身定制的模型。
核心是给新人3个月的“数据缓冲期”,不考核绝对胜率,重点关注进步幅度,尤其是针对女选手普遍面临的“起步慢、易受挫”问题。
“许教练,顾老师到了。”门口传来阿柚的声音。
许星眠抬头,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站在门口,身形挺拔,手里提着一个黑色背包,背包上挂着个磨损的中路法师挂件。
他的头发理得干净利落,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眼神锐利却不张扬,正是砚析数据工作室的创始人,顾砚辞。
作为前职业中路选手,顾砚辞当年以“冷静到极致的团战决策”闻名,退役后转型数据分析师,创办的工作室凭精准的战术拆解和数据模型,成了圈内顶尖,这次是星翼为推进女联全球化,特意请来合作跨洲赛事数据支持的。
“许教练,久仰。”顾砚辞走进来,声音低沉悦耳,带着点职业选手特有的沉稳,“我是顾砚辞,负责这次星翼杯的跨洲数据合作。”
许星眠站起身,伸出手:“顾老师,欢迎。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到了,我还以为要等会儿。”
两人的手短暂交握,顾砚辞的指尖带着微凉,许星眠注意到他虎口处有淡淡的茧子——那是长期握鼠标留下的痕迹,和自己手腕上的旧伤一样,是电竞人独有的印记。
“提前来熟悉下环境,顺便看看青训营的基础数据。”顾砚辞的目光落在战术板上,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这是你们的新人保护数据模型?”
“对,”许星眠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骄傲,“跨洲青训营的新人来自不同赛区,基础差距大,尤其是女选手,很多人面临家庭压力和性别偏见,太严苛的数据考核会打击她们的信心。这个模型侧重进步幅度,能给她们更多成长空间。”
顾砚辞没说话,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快速连接上星翼的内网,调出青训营的后台数据。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数据表格不断刷新,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
蓝楹凑过去,用鼻子轻轻蹭了蹭他的裤腿,顾砚辞愣了愣,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宠物专用零食,倒出一颗递过去——是鸡肉味的小饼干,看得出来是特意准备的。
“你也喜欢小动物?”许星眠有点意外。
“家里养了只布偶猫,叫墨墨。”顾砚辞笑了笑,眼镜后的眼神柔和了些,“知道星翼有只柯基团宠,特意带了点零食。”
林野这时凑过来,递给他一颗橘子糖:“顾老师,尝尝我的招牌橘子糖,蓝花楹味的,星翼限定款!我们许教练说了,甜的能稳心神,打比赛、做数据都管用。”
顾砚辞接过糖,剥开塞进嘴里,甜香在口腔里散开,带着淡淡的花香。“味道不错,”他点点头,目光又回到屏幕上,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许教练,我能直言吗?”
“当然。”许星眠心里隐隐有预感,顾砚辞的专业风格在圈内是出了名的“直来直去”。
“这个新人保护模型,太理想化了。”顾砚辞的声音恢复了冷静,指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以非洲赛区的阿莎为例,她的补刀率进步幅度达30%,但实际对战中的有效输出占比仅42%,远低于同阶段选手的平均水平。你的模型只关注进步幅度,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转化,这不是保护,是纵容。”
许星眠的脸色沉了沉:“顾老师,阿莎用的是二手键盘,训练环境极差,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现在就用严苛的核心数据考核她,只会让她更自卑,甚至放弃。”
“电竞赛场不会因为她的训练环境差就手下留情。”顾砚辞抬眼看她,眼神锐利,“我们做数据模型,是为了让选手适应赛场,而不是让赛场适应选手。过度保护会让她们形成依赖,等真正站上星翼杯的赛场,面对欧美赛区的高强度对抗,只会更难适应。”
“我不认同。”许星眠走到屏幕前,调出另一份数据,“你看东南亚赛区的小奈,当年她刚进青训营时,有效输出占比只有38%,就是靠着这个模型的缓冲,慢慢建立信心,现在已经是东南亚赛区的顶尖AD。女选手面临的不仅是技术差距,还有无处不在的性别偏见,数据模型必须兼顾人文关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途不眠时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途不眠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