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李瑾,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秦王殿下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有卫戍之责。值此非常之时,老臣以为,当由秦王殿下总揽军政要务,与三省长官共商国是,以确保帝国平稳过渡。”
裴矩的表态,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瞬间改变了朝堂的力量对比!他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中立和务实派官员的态度,他们或许对新政有保留,但更看重帝国的稳定,而手握重兵、表现出强大掌控力的李瑾,无疑是现阶段维持稳定的最佳人选。
紧接着,几位军方宿将也纷纷出列,支持由秦王暂摄军政。银枢司体系下的部分官员,以及受过“广文馆”恩泽的寒门官员,也相继发声支持。
朝堂上的风向,开始悄然逆转。
福王等人没料到裴矩会突然表态支持李瑾,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他们试图争辩,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义面前,他们的“另立储君”之议,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居心叵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名内侍监匆匆上殿,跪地高声禀报:
“启禀诸位大人!陛下……陛下刚刚苏醒,传出口谕!”
刹那间,整个大庆殿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内侍监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说道:“陛下口谕:朕躬安,勿念。国事……暂由秦王李瑾,会同三省长官,依制处置。诸卿……各安其位,不得……妄议。”
口谕不长,甚至有些断续,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如同惊雷!
皇帝醒了!而且明确指定由秦王李瑾会同三省处理国事!“不得妄议”四个字,更是直接否定了福王等人另立储君的企图!
李瑾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转化为无与伦比的激动与凝重。他撩袍跪地,声音铿锵:“儿臣领旨!必竭尽全力,稳定朝纲,不负父皇重托!”
林薇也随之跪倒,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但随即又提了起来。陛下醒了,但这口谕……是真正的转机,还是风暴前最后的平静?
福王等人面如死灰,如同斗败的公鸡,颓然跪地。
朝会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李瑾凭借皇帝的口谕和朝臣的支持,暂时取得了监国之权。
然而,当夜,张贲却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就在皇帝口谕传出前后,有人看到福王府的一名心腹,秘密接触了北衙禁军中一位掌管宫门钥匙的郎将……
宫禁,似乎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