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锋一转:“朕思虑再三,决意设立‘大唐技术兴业司’,凡民间工坊、商号,若能通过‘标准’认证,其出产之优良器物,经兴业司核定,可由朝廷采购,或授权其生产部分军需民用之非核心部件。其股份,朝廷可酌情认购,利益共享。此外,格物科取士,将来或可增设‘商贾荐举’一途,由各地有声望、遵纪守法之大商号,保荐精通算学格物之人才,参与考核。”
这是一个将新兴工商阶层利益与朝廷深度捆绑的方案!用官方的采购订单和可能的“官督商办”模式,以及有限的荐举权,来换取他们对新政的支持,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同时,将他们也纳入“标准”体系,接受监管。
这一手,可谓釜底抽薪。那些原本暗中抵制的地方豪强和部分海商,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官方抛出的橄榄枝,其内部的团结立刻出现了裂痕。毕竟,与跟着那些守旧文人空喊口号、对抗朝廷相比,实实在在的订单和可能获得的官方身份,吸引力要大得多。
果然,此议一出,朝堂上反对新政的声音顿时减弱了大半。许多原本摇摆的官员,也开始重新审视这股由技术驱动的新生力量。
**\* \* \***
然而,就在西线捷报频传,内部矛盾看似找到解决之道时,一份来自登州水师的密报,再次敲响了警钟。
密报称,高句丽在海上正面突破无望的情况下,似乎改变了策略。其水师活动减少,但沿海却出现了更多伪装成新罗、倭国甚至南方商船的船只,试图绕过登州水师的封锁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迹象显示,高句丽正在与其北方的靺鞨部落加强联系,似乎有意在陆上开辟新的麻烦,牵制大唐的辽东兵力。
“东西两线,果真是唇齿相依。”林薇看着密报,轻声道,“我们在西线打得越狠,东线的敌人,便越会想方设法寻找我们的弱点。”
李瑾冷哼一声:“靺鞨蕞尔小部,不足为虑。登州水师继续保持高压,严查所有可疑船只!至于高句丽……等西线彻底平定,朕再与他慢慢算这笔总账!”
但他的目光,却不自觉地再次投向了巨大的舆图。帝国的疆域如此辽阔,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力量,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需要守护的边疆。西线的雷霆暂时震慑了敌人,但东线的暗流,似乎正在酝酿着新的风暴。这场由技术变革引领的帝国航程,注定无法在任何一片海域长久地停泊。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