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的余音刚漫过拉文克劳塔楼的石阶,卢卡便提着背包径直回了宿舍。不同于公共休息室的星象穹顶,宿舍里的天花板是磨砂玻璃质感,夕阳透过时化作一片柔和的雾气,落在铺着蓝色丝绸的床铺上,映得墙角的书架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的书桌靠窗摆放,窗外正对着黑湖的一角,湖面如镜,将夜空的星子、禁林的轮廓都清晰地倒映其中,晚风拂过,涟漪轻晃,星影与树影便在水面上碎成点点金银。
卢卡将背包放在椅上,没有立刻摊开笔记,而是先推开了窗。晚风带着黑湖特有的湿润气息涌入,混着禁林里草木的清香,拂动他额前的碎发。倚在窗沿,目光落在窗外的景致上:远处的禁林黑黢黢的,树梢在风里轻轻摇曳,像沉睡巨兽的脊背;黑湖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几株水生植物的叶片浮出水面,随波轻摆。
不知看了多久,他觉得心头一片澄澈。课堂上关于如尼文的灵光与眼前的自然景象渐渐重合。湖面的涟漪是能量传递的脉络,草木的生长是魔法流动的轨迹,夕阳洒在叶片上的通透感,与符文激活时的能量波动遥相呼应。这种感觉很奇妙,他不再是孤立的研究者,而是与眼前的风、光、湖水、草木融为一体,魔法的本质不再是冰冷的公式与符文,而是流淌在自然万物中的鲜活能量,彼此牵引,共生共息。
“魔法源于自然,大抵便是如此。”卢卡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框上的木纹。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抽出羊皮纸和星银墨水,羽毛笔落下时,笔尖竟没有丝毫犹豫。
他先在纸上勾勒出用于帮助微观探索的草图,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听说过的黏菌——那种没有固定形态的生物,总能在复杂环境中找到连接食物的最短路径,高效且精准。“微观原子的分布杂乱无章,与其盲目搜寻,不如效仿黏菌的扩散逻辑。”
他将环绕菱形的三条弧线改成了交错蔓延的分支状,末端分出细密的小触须,像黏菌的伪足,“这样符文能形成多向探测网络,自动锁定最近的微观原子,通过触须的牵引给出最短追踪路径,效率比直线探测提升数倍。”
但他很快也发现了不足:“分支触须对复杂能量场的适应性较差,若遇到魔法残留的紊乱能量,可能出现路径偏移,且探测范围受载体能量限制,无法覆盖过广区域。”
夕阳洒在纸上,卢卡想起禁林里见过的蜘蛛网。它们看似脆弱,却能精准捕捉猎物,每一根丝线都与中央相连,触动一处便会引发整体的轻微震颤。
卢卡将原本包裹菱形的“索恩”符文改成了网状结构,细碎的线条交错缠绕,将代表灵魂碎片的菱形包裹其中,“约尔”符文则化作主网的中枢丝线,延伸出数条支线:“蜘蛛网的逻辑在于‘精准捕捉’与‘联动感知’,网状符文能网罗散落在灵魂深处的记忆碎片,主网的轻微震颤可定位碎片所在的灵魂节点,避免回溯时遗漏关键信息,也能减少对灵魂的强行拉扯。”
羽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符文草图、能量推演、优化思路,随着他的思绪自然流淌,没有丝毫卡顿。窗外的夕阳、湖面的涟漪、禁林的风声,都仿佛化作了他的灵感源泉,指引着符文组合的方向。他不再是刻意设计符文,而是顺着自然与魔法的规律,让符文组合自然生长出来。
夜渐深,宿舍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羊皮纸的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夜鸟啼鸣。卢卡放下羽毛笔,肚子忽然传来一阵轻响。从下午上课到现在,他只在晚宴上匆匆吃了几口,此刻早已饥肠辘辘。
宿舍里没有储备零食,他想了想,索性拿起外套,打算去海格的小屋碰碰运气,那位猎场看守总爱烤些岩皮饼之类的食物,夜里也常常不熄灯。
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宿舍,顺着旋转楼梯往下。走廊里静悄悄的,盔甲的关节偶尔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在提醒他夜游的风险。出了城堡大门,晚风更凉了些,禁林的气息愈发浓郁,卢卡借着月光快步走向禁林边缘的小屋。
海格的小屋果然亮着灯,烟囱里冒着淡淡的松香味烟雾。卢卡刚走到门口,牙牙就隔着木门发出欢快的吠声,接着门“吱呀”一声被拉开,海格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把巨大的烤叉。
“卢卡?”海格瞪大了眼睛,语气满是吃惊,低头看着眼前的少年,粗声笑道,“你这拉文克劳怎么总爱夜游?简直比格兰芬多还野!”
他侧身让卢卡进屋,不忘嘟囔一句,“不过说真的,你这胆子是真不小,换了别的孩子,半夜可不敢往禁林边跑。”
小屋一如既往的宽敞,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墙上挂着的巨蛛标本在火光下投下巨大的影子。牙牙兴奋地蹭着卢卡的膝盖,尾巴摇得像个小扇子。
海格给卢卡递来一块温热的岩皮饼,比平时的小了些,显然是特意为他准备的:“快尝尝,刚烤好的,加了点蜂蜜,没那么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霍格沃茨开始的肝技能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从霍格沃茨开始的肝技能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