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饭,贾文就从冷水里捞出一颗冰西瓜放在桌上。
果果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哥哥……我们家还有西瓜呀?”
“有,”贾文答道,“多着呢,够你吃!”
“咔嚓——”
西瓜被切成两半。
两人各拿一块吃了起来。
可果果才吃了三口,就哇哇大哭起来,哭得特别伤心。
贾文放下西瓜问:“果果怎么啦?是不是西瓜不好吃?”
“呜呜……不是,是西瓜太好吃了!”
“这傻丫头,”贾文一脸无奈,“好吃就吃呀,哭什么?”
“可我刚才吃鱼汤太饱,现在吃不下西瓜了,呜呜……”
贾文顿时笑出声。
哈哈哈——居然有人因为太饱吃不下而哭,太好笑了。
贾文也不吃了,把两半西瓜收进橱柜,带妹妹躺下,哄她入睡。
等果果睡着,贾文又起身忙活。
桶里还剩下两条鱼。
嗯……那条十来斤的大草鱼先养着,反正也吃不完。
至于这条鲈鱼,今晚就清蒸吧。
嘿——
先去把它处理了。
贾文推门出去,走到水塘边给鲈鱼开膛破肚。
很快鱼就清理干净。
他又用葱姜腌上,整个过程惹得院里众禽直流口水。
棒梗再次在秦淮茹的屋里闹腾。
贾文却不再理会这些。
一切安排妥当,贾文躺在电风扇下小睡片刻,大约四点左右醒来,叫醒妹妹果果,一起吃了西瓜。
半个大西瓜下肚,果果的小肚子立刻变得圆滚滚的。
“哈哈哈……”贾文开怀大笑,说道:“走,我们去工厂接妈妈下班,好不好?”
李琴接了已故丈夫的班,在车间做一名普通工人,岗位属于最基层的技术工种。刚进厂时她缺乏技术经验,只能承担繁重的体力活。
在工厂干了一整天的重活,晚上步行回家肯定相当疲惫。
嗯……
现在有了车,接妈妈下班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好呀,好呀……”果果雀跃道:“我都想妈妈啦!”
两人锁好门,骑着三轮车悠闲地往轧钢厂方向去,反正时间尚早,不用着急。
红星路第三轧钢厂离四合院并不算远,大约两公里的路程。
贾文坐在三轮车上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夕阳西下、晚风轻拂时,轧钢厂终于下班了。
工人们如同开闸的潮水,一下子从厂门口涌了出来。
那个年代,自行车十分稀少,工人中能骑上自行车的更是凤毛麟角,几乎见不到。
因此,贾文的三轮车在厂门口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谁家的孩子?”
“居然骑了一辆三轮车?”
“啧啧……这三轮车可比自行车贵多了!”
“估计是厂里哪位领导家的吧!”
众人议论纷纷,还有人直接上前摸了摸贾文的三轮车。
贾文只当没看见。
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有,并不稀奇。
很快,李琴也走出了工厂。她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这是我的孩子?
这俩孩子,怎么骑了辆三轮车?
车子是从哪儿弄来的?
“文文……果果!”李琴走上前。
贾文高兴地说道:“妈,我们来接您了,快上车吧,我载您回家。坐车不累!”
李琴心里一暖,在工厂一天的疲惫和委屈瞬间烟消云散。
李琴小心翼翼地上了车。
车厢里放着两个小板凳。
果果坐了一个,另一个显然是给李琴准备的。
李琴坐下,心情复杂难言。
“文文,这买三轮车的钱和票,也是你舅姥爷寄来的吗?”
“嗯!”贾文点头:“那当然,要不然我还能在大街上捡到啊,妈……您坐稳,我骑车走了!”
“哎哎哎!”李琴应声。
贾文慢悠悠地蹬车离开。
随着人流涌动,也快不起来。
周围不断有人好奇打听。
后面不远处,许大茂、壹大爷、贰大爷、贾东旭和何雨柱几人正结伴下班,一抬头恰好看见李琴坐上三轮车。
“这……”壹大爷眼神微微一紧:“三轮车?”
许大茂等人几乎同时开口:“自行车!”
“三轮车!”
“洋车子?”
有人喊自行车,有人叫三轮车,有人称洋车子。
称呼虽不同,但看见李琴坐上贾文的车后,各人心里都泛起一丝淡淡的嫉妒与不快。
尤其贾东旭和壹大爷。
贾东旭在已故大哥贾东晓一家面前向来优越感十足,此刻却感觉被压过一头,心情复杂。
至于壹大爷,又另有一番滋味。
身为院中壹大爷、道德楷模、权力核心,是这四合院里百来号人的尊长。
连我都没有自行车,你们孤儿寡母凭什么先有?
这不是打我易中海的脸吗?
“壹大爷,贰大爷!”贾东旭率先打破沉默:“我看这小子肯定有问题。他家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买自行车?还有自行车票?上次的电风扇票我就怀疑,绝对有问题,得查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六岁娃子开局菜刀镇全院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六岁娃子开局菜刀镇全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