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观外裂谷中的烈焰终于在天明时分渐渐熄灭,只留下焦黑的断壁残垣和刺鼻的烟硝气味,如同一个巨大的伤疤,烙印在北疆的群山之间。然而,余烬之中,新的生机与更复杂的博弈,已然开始萌发。
一、 临时营地:绩效的反思与重建
距离被毁工坊十数里外,一处更为隐蔽、戒备森严的山谷内,搭建起了临时的营帐。这里成为了“星火”项目组和部分皇城司人员的临时栖身之所。
气氛压抑而沉重。劫后余生的工匠和学子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烟尘,眼神中带着尚未散尽的惊恐和失去“家园”的茫然。多年的心血,无数的设备、样品、记录,付之一炬,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
沈括坐在一块青石上,面前铺着一张粗糙的羊皮纸,上面是他凭借记忆,正在飞速勾勒的工坊布局图和主要设备清单,旁边放着那几本侥幸被带出的、记录着最核心数据(尤其是龙涎金临界温度)的笔记。他的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专注,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锐利。
“沈公,喝点热水吧。”一个年轻学子递过来一个陶碗,声音有些哽咽,“好多……好多东西都没了……”
沈括接过碗,却没有喝,只是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惊魂未定的同僚,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工坊是没了,但诸位请看——”
他举起那几本笔记:“最关键的东西,我们带出来了!龙涎金的临界温度、初步的塑性锻造数据、还有我们过去无数次失败积累的经验教训,都在这里!这些东西,比那些冰冷的炉灶、铁砧更珍贵!它们是我们用汗水,甚至用鲜血换来的绩效!”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是的,我们遭受了重创,绩效考评上,这会是一个巨大的污点。但是,绩效管理,看的不仅是结果,更是应对挫折、从废墟中重建的能力!陛下将如此重任交予我等,难道一次袭击,就能让我等一蹶不振吗?”
鲁小宝勐地站起来,他手臂上缠着渗血的布条,那是昨晚搏杀时留下的,他挥舞着那只完好的手,吼道:“不能!沈公说得对!炉子没了,俺们再垒!家伙没了,俺们再打!那帮杀才想弄死咱们,咱们偏要活得更好,弄出更厉害的家伙!”
他的粗犷声音带着一股不服输的蛮劲,感染了不少人。一些原本垂头丧气的工匠也抬起了头,眼中重新燃起火光。
“当务之急,是重建!”沈括趁热打铁,“但我们不能盲目重建。此次工坊被毁,暴露了我们选址、防御上的诸多弱点。新的工坊,必须吸取教训!”
他立刻开始分配任务,制定新的“灾后重建绩效目标”:
1. 选址与规划组:由熟悉当地地形的皇城司人员与工匠组成,绩效目标:三日内,找到三处符合“隐蔽性、易守难攻、靠近水源、便于疏散”新标准的地点,并做出初步规划图。
2. 设备重置组:由资深铁匠、木匠组成,绩效目标:清点现有工具物料,列出急需补充的设备清单,并着手利用现有条件,制造最急需的简易锻炉、风箱等。
3. 技术复盘组:由沈括亲自带领核心研发人员,绩效目标:基于保存的数据,深度复盘龙涎金临界温度的应用,制定出下一阶段更高效、更安全的锻造工艺路线图。
4. 安全强化组:由狄咏派来的校尉与皇城司人员负责,绩效目标:制定新的工坊安全保卫条例,设计更多的预警机制、防御工事和逃生通道,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明确的绩效指标,将众人从悲痛和茫然中拉了出来,重新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虽然条件艰苦,但一种浴火重生的坚韧气氛,开始在临时营地上空弥漫。
二、 狄咏的战场绩效评估与朝堂风波
狄咏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同样凝重。他正在书写送往汴京的战报,详细陈述此次工坊遇袭与防御战的经过。
“……臣率部浴血奋战,毙敌二百七十余人,包括其首领‘破军’,俘三十余人,己身伤亡近百……然,‘星火’工坊主体毁于大火,大量器械、资料焚毁,此乃臣防御不力之过,恳请陛下责罚……”
写到这里,狄咏的笔停顿了一下,眉头紧锁。从战术层面看,他判断准确,布局得当,以较小代价几乎全歼了来犯之敌,绩效可谓优秀。但从战略层面看,没能保住工坊这个重要目标,导致研发进程受阻,这无疑是巨大的失分项。如何评定这场战役的绩效,连他自己都感到矛盾。
他知道,这份战报送到汴京,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那些原本就对“星火”项目抱有疑虑,甚至心怀叵测的人,绝不会放过这个攻讦的机会。
果然,数日后,战报抵京,垂拱殿内再次炸开了锅。
“陛下!狄咏丧师辱国!竟使国之重器毁于一旦!其罪当诛!”
“星火项目靡费无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沈括、苏轼等主事之人,亦难辞其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北宋欢乐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