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
弩箭离弦,发出一声轻微的尖啸。那辽军百夫长下意识地举盾格挡,却没想到这支箭如此迅疾刁钻,竟然“噗”地一声,从他盾牌上缘的空隙钻入,精准地射穿了他的咽喉!
百夫长勐地一僵,难以置信地捂住脖子,轰然倒地。
“好箭!”李都指挥使精神一振,“瞄准了射!专射面门、脖颈!”
得到新式箭矢补充的宋军弩手,士气大振。他们不再盲目地覆盖射击,而是开始有选择地狙杀辽军的军官、旗手以及那些防护相对薄弱的部位。虽然无法立刻扭转兵力劣势,但这种精准而致命的打击,明显迟滞了辽军的进攻节奏,给苦战的守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狄咏派出的“快速反应营”也成功袭击了辽军一支运送攻城器械的后勤队伍,焚毁了几架云梯和一辆冲车,虽然战果不大,却进一步扰乱了辽军的进攻部署。
鹰嘴隘的战局,暂时稳定了下来。宋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顶住了辽军主力最凶勐的一波进攻。狄咏设定的“坚守十二时辰”和“杀伤比例”这两个关键绩效指标,在血流成河的厮杀中,被前线将士用生命和意志,艰难地向着达标线推进。
四、 汴京的无声战场与太子的“绩效”推演
鹰嘴隘血战的消息传回汴京,朝野震动。虽然狄咏顶住了第一波攻势,但谁都知道,这只是开始。
赵小川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严令荆湖路加快平叛步伐,另一方面,再次从内帑拨出巨额赏赐,犒劳北疆将士,并明确表示:“北疆之战,关乎国运,凡有功将士,不吝封侯之赏!”
孟云卿则更加专注于后勤保障的细节,她甚至亲自过问送往北疆的药材、绷带、以及御寒衣物的质量和数量,确保一线将士无后顾之忧。她的绩效,体现在这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支持上。
而在东宫,太子赵言的地图推演更加“繁忙”了。他不仅用米粒,还找来了不同颜色的丝线,代表援军、粮道和可能的敌军动向。
“鹰嘴隘在这里,狄将军在守……辽狗好多黑米……”他小脸严肃,用丝线将代表北疆和西南的区域连起来,“西南乱了,这里的白米要过去……那这里就空了怎么办?”
他试图理解父皇为何不从北疆调兵,以及如何平衡不同战线的“绩效”。这种幼稚的推演,某种程度上,正是帝国最高决策者面临的困境缩影。
五、 转折的前夜
鹰嘴隘的血战暂时停歇,双方都在舔舐伤口,准备下一轮更残酷的搏杀。辽军虽然受挫,但主力未损,耶律斜轸绝不会甘心失败。而宋军,虽然顶住了压力,但兵力、物资的消耗巨大,已是强弩之末。
“星火”工坊送来的复合箭头,虽然发挥了作用,但数量有限,且龙涎金库存已几乎见底。沈括和苏轼都知道,必须尽快在替代材料上取得突破,否则下一轮战斗,宋军将失去这唯一的技术优势。
狄咏站在夜幕下的哨塔上,望着远方辽军营地连绵的灯火,心中清楚,耶律斜轸下一次的进攻,必将更加致命。他手中可打的牌已经不多,绩效的考核,已到了最残酷的阶段。
雨水洗净的天空,繁星闪烁,清冷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即将再次被鲜血浸染的土地。鹰嘴隘的暂时坚守,并非胜利,仅仅是为更艰难的考验,争取到了一丝宝贵的时间。真正的风暴眼,正在收缩,更大的危机,如同夜色般悄然合围。能否撑过接下来的考验,取决于前线将士的意志,取决于工坊的技术突破,更取决于后方能否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支持。绩效的刀刃,已然架在了大宋北疆的咽喉之上。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北宋欢乐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