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廷玉吩咐磐岳以行程紧迫、需尽快赶路为由,恭敬地请沐春暂且到另一辆备用马车安顿,总算将那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暂时隔离。车队再次启程,气氛却已截然不同。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单调而沉闷,仿佛压在每个知情人的心上。
与此同时,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金陵紫禁城,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武英殿内,永乐皇帝朱棣刚与户部尚书夏元吉议完漕粮北运及新都营造款项划拨的大事。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朱棣揉了揉眉心,看着眼前这位兢兢业业、为他掌管着天下钱袋子的能臣,语气缓和了些:“元吉,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迁都事大,耗费浩繁,若非你精打细算,多方筹措,朕真要捉襟见肘了。”
夏元吉忙躬身道:“陛下言重了,此乃臣份内之事,不敢言辛苦。”他虽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专注。
朱棣点点头,似乎想起什么,语气更随意了些:“朕听闻,前日杨荣去了你府上?可是为了周必贤家那小子的婚事?” 皇帝的消息,自然灵通。
夏元吉微微一怔,随即坦然道:“回陛下,正是。杨阁老受禄国公所托,前来为周世子提亲,欲求娶小女雨柔。”他顿了顿,补充道,“家母与臣,觉周世子年少有为,堪为良配,已初步应允。”
“哦?”朱棣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些许兴味,“周廷玉这小子,倒是好眼光。夏卿你家风清正,教女有方,雨柔那孩子,朕也见过几次,聪慧知礼、学识渊博还精于商算。”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忽然笑道,“说起来,周廷玉那篇策论,‘天子守国门’一句也是深得朕心。这般少年才俊,又是功臣之后,这两个孩子的婚事,朕也该表示表示。”
夏元吉心中一动,忙道:“陛下厚爱,臣与小女愧不敢当。”
朱棣似乎心血来潮,越想越觉得此事甚好,既能施恩于周、夏两家,亦能彰显朝廷对功臣勋贵与文臣清流的同样看重,于稳定朝局亦有微妙好处。他朗声道:“既是你情我愿的好事,何必再等?索性由朕来赐婚,岂不更美?传旨……”
他正欲唤秉笔太监拟旨,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对夏元吉笑道:“朕既赐婚,也不能薄待了你的女儿。便加恩,赐夏雨柔‘贞静’号吧,享四品服俸,也算匹配周家世子夫人的身份。”
夏元吉闻言,心中虽喜,但更多的是惶恐,连忙跪谢天恩:“臣代小女,叩谢陛下天恩!陛下隆恩,臣阖家感戴莫名!” 由皇帝亲赐婚旨,并赐下封号,这是何等的荣耀!足以让夏家门楣生辉。
朱棣心情颇佳,正要让太监拟旨,殿外却传来通政司官员求见的消息。一名官员疾步而入,呈上一份密封的奏章:“陛下,云南八百里加急,平西侯沐晟奏报。”
朱棣有些意外,云南近来并无大事,何事需要沐晟八百里加急?他接过奏章,拆开火漆,快速浏览起来。
看着看着,朱棣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微微蹙起,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他看完一遍,似乎不信,又仔细看了一遍。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夏元吉还跪在地上,心中忐忑,不知云南出了何事。
良久,朱棣放下奏章,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手指用力点了点那奏章,对夏元吉道:“元吉,你起来吧。呵呵,这倒是巧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夏元吉依言起身,心中疑惑更甚。
朱棣将沐晟的奏章递给他:“你自己看看,沐晟这老小子,也给朕出了个难题。”
夏元吉双手接过奏章,快速阅览。只见沐晟在奏章中言辞恳切,先是盛赞周廷玉才华人品,接着提及小女沐春对周廷玉倾慕已久,两家又有同在西南、共镇边疆之谊,最后恳请陛下念其微功,恩准联姻,赐下婚旨。
夏元吉看完,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手都有些发颤。沐晟?也来求赐婚?还是为的同一个周廷玉?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廷玉他…他竟同时与两家小姐都有纠葛?一股巨大的震惊和屈辱感瞬间涌上心头,方才得赐婚旨的喜悦荡然无存,脸色变得煞白。
“陛下…这…”夏元吉声音干涩,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他夏家的女儿,岂能与人共事一夫?更何况还是这等近乎羞辱的方式!
朱棣看着夏元吉瞬间失色的脸,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他其实也有些恼火,这周廷玉看着稳重,怎地在男女之事上如此不清不楚?惹得两家重臣同时来求赐婚!但恼怒之余,又有一丝帝王特有的、居高临下的玩味。这小子,倒是颇有艳福,竟让云南沐家和户部夏家的千金同时倾心。
但眼下难题摆在了面前。他金口已开,要赐婚夏家,总不能收回成命。可沐晟这边,同样功勋卓着,镇守云南离不开沐家,这份情面也不能不给。而且沐晟这奏章写得情真意切,完全是一片“为女求婿”的慈父心肠,若断然拒绝,岂不寒了功臣之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星大罗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