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锋忽然一转,变得锐利起来,直接点破了那层看似争论钱粮、实则暗流汹涌的窗户纸,“今日殿上,李尚书等人言辞激烈,看似一心为公,拥护父皇决策。但其背后,难道就没有些别的想头?江南乃是钱粮根本,漕运更是命脉所在。汉王兄对这两处,可是‘关切’已久了。如今迁都事起,国库空虚,正是他插手江南事务的绝佳时机。”
将朝堂之下的权力博弈剖析得淋漓尽致,显示出她绝非困于深宫、不谙世事的普通公主。周廷玉心中波澜起伏,他没想到朱玉宁对朝局洞察至此,而且言辞如此直接。他谨慎地措辞回答:“殿下明察秋毫。臣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眼下局势虽艰,但唯有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稳住局面。”
他这话既是表态,也是试探,想看看她究竟知道多少,又意欲何为。“竭尽全力…… 为君分忧……”
朱玉宁轻轻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几分嘲讽和苦涩的弧度,“可是,周大人,有时候这‘忧’岂是那么容易分的?就像那塔外的寒梅,世人只看到它凌霜傲雪的风骨,赞叹它的幽香,又有谁知道它扎根冰土、忍受彻骨严寒的艰辛?”
她的话语充满了隐喻,已远远超出了具体政务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对自身处境、对时代洪流中个人无奈的感慨。她忽然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周廷玉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直白的探究和考验,“周大人,玉宁有一问,或许唐突,却想听听大人的真心话。”
“殿下请讲。” 周廷玉神色一肃。“若有一天,为了大局稳定,为了保全更多人的利益,需要你去做一些…… 或许会让你清誉受损,被朝野非议,甚至被世人所误解之事,你会如何抉择?”
她的目光紧紧锁定着他,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这个问题突如其来,且意味深长,直指为臣为人的核心困境。周廷玉迎着她灼灼的目光,心中飞速思索。她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还是在为某种未来的可能性做铺垫?抑或是…… 她听到了什么风声?他沉吟片刻,决定坦诚相告,这既是对她信任的回应,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臣行事,但求俯仰无愧于天地,扪心无愧于己身。上,对得起陛下、太子殿下的信任;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的供养。若果真于国于民有利,能助大局渡过难关,个人的一时毁誉,臣…… 认为不足挂齿。”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朱玉宁静静地听着,那双清澈的眸子渐渐泛起一丝复杂的光彩,有欣赏,有动容,或许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好一个‘问心无愧’,好一个‘不足挂齿’。”
她轻轻叹息一声,那叹息声在安静的斋室内显得格外清晰,带着无尽的怅惘,“可是,廷玉,这世道,有时候并非黑白分明,对错易辨。很多路,走在上面,便是身不由己。就像…… 就像我对你……” 她的话音到这里,骤然刹住,像是猛然惊觉失言,脸上倏地飞起两抹清晰可见的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她迅速低下头去,无意识地用力绞着手中那块绣着缠枝莲纹的丝帕,露出了一截白皙纤细的脖颈。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窗外的雨声、风吹过塔檐铃铛的轻响、甚至彼此那骤然加快的心跳声,都变得异常清晰,敲打在周廷玉的耳膜上。他感到自己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剧烈地跳动起来,一股热流不受控制地涌上脸颊。他岂能听不懂那未尽的言语?这位金枝玉叶、身份尊贵的公主,在此刻这远离宫廷樊笼、静谧无人的禅室之中,几乎已经将她那份深藏已久、不容于世俗的情意,赤裸裸地摊开在了他的面前。
他感到喉咙一阵发干,舌尖泛起苦涩,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接受?那是滔天的僭越,是足以让周家万劫不复的取祸之道!拒绝?且不说是否会深深伤害眼前这位一片真心的女子,更可能破坏掉目前与公主之间这种微妙而重要的联盟关系,这对于需要借助其力量应对未来风暴的周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更何况,扪心自问,面对这样一个才情出众、容貌倾城、屡次在关键时刻对自己倾心相助的知己,他周廷玉就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毫无触动吗?那一次次默契的对视,那一回回暗中的援手,早已在他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就在他心绪纷乱如麻,进退维谷之际,朱玉宁却已经抬起了头。脸上的红晕尚未完全褪去,但眼神却已经强行恢复了平日里的清明与克制,只是那清明之下,清晰地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一种近乎决绝的冷静。“周大人无需为此为难。” 她勉强扯出一个笑容,那笑容却带着一丝让人心疼的凄然,“玉宁自知身份,有些话,有些心思,本就不该产生,更不该宣之于口。今日冒昧相请,除了提醒大人朝中局势诡谲,需加倍小心之外,确实还有一事相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星大罗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