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和杨秋月、杨冬梅在厨房里忙碌着,蒸白面馒头,炸肉丸子,炖肉的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
新砌的灶台宽敞好用,孙氏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指挥着两个女儿,动作麻利又透着轻快。
杨冬梅时不时偷吃一个刚炸好的丸子,被杨秋月笑着轻拍一下手,厨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杨大河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看着屋檐下挂起的红灯笼,听着厨房里传来的热闹声响,心里那份满足和踏实感,是前半生从未有过的。
他走到院中那棵老桃树下,仰头看着虬结的枝干,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春天满树新绿、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这里,就是他们老杨家新的根了。
杨平安也没闲着,他正忙着贴春联、挂福字。
红纸黑字,映衬着青砖灰瓦,显得格外喜庆。
他个子高,不用踩凳子就能够到门楣,动作利落。看着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新家如此充满生机,他心中豪情涌动。
傍晚,王建国和杨春燕也从部队赶回来了。王建国手里提着部队发的年货,杨春燕气色红润,腹部隆起已经十分明显,脸上洋溢着将为人母的柔和光辉。
“爹,娘,我们回来了!”杨春燕一进门就欢喜地喊道。
“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孙氏连忙迎出来,拉着大女儿的手,上下打量,见她一切都好,这才彻底放心。
王建国将年货递给杨秋月,笑着对杨大河和杨平安说:“爹,平安,这院子真气派!辛苦平安了!”
一家人团聚在新家的堂屋里,围着烧得旺旺的炭火盆,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说着笑着,其乐融融。席间,自然说起了未来的打算。
杨大河抿了一口小酒,脸上泛着红光,感慨道:
“这房子有了,心里也踏实了。就是我这身子骨现在也好了,整天闲着,也不是个事儿。”
他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对重新发挥作用的渴望。
杨平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放下筷子,看向王建国,语气自然地说道:
“爹,您这身子刚好,也别急着干重活。不过,您这一身本事和经验,闲着确实是浪费。”
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姐夫,你在部队,认识的人多,听说现在地方上,尤其是公安局那边,
挺缺有经验、有觉悟的老同志?像爹这样在战场上立过功、意志坚定的,要是能去发挥点余热,维护地方治安,应该挺合适吧?”
王建国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小舅子的意思。
他早就看出岳父不是能闲得住的人,而且岳父战斗英雄的身份,在公安系统确实是块金字招牌。
他立刻接话道:“平安这么一说,还真是!爹,我们师里就有好几个老首长转业到了地方公安系统,都干得不错。
您这样的经历,要是愿意去,那边肯定欢迎!等过了年,我帮您打听打听,问问路子。”
杨大河眼睛顿时亮了,端着酒杯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公安局!维护治安!这工作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比他之前想象的任何一种可能都要好!
他强压住激动,看向王建国和杨平安,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建国,那……那就麻烦你帮着留意的。平安,你有心了。”
他心里清楚,这主意,多半还是自己这个心思缜密的儿子想出来的,连路子都借着大姐夫的口铺好了。
这份沉甸甸的孝心和周全的考量,让他这当爹的,又是惭愧,又是骄傲。
杨春燕在一旁听着,也为父亲高兴,温柔地看了弟弟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除夕夜,杨家的新院子里,不仅有团圆的温馨,更燃起了对未来的新期望。
杨平安看着父亲重新焕发出斗志的眼神,知道“立业”这一步,也已经悄然迈出。他这个三代单传的“独苗”,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稳稳地支撑起这个家。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