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情画意了。注意自己的身体。”美第奇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
“我这身体还得支撑到,’土星梦幻’号的到来。”甘德咬着牙。
“区区180天,”是美第奇勉励的话。
“一定能支撑到那一天。”
能改善他们俩眼下的处境,只有寄托在“土星梦幻”号飞船上了。
在这个时间点,“土星梦幻”号飞船,由苏华值班,自然会引来热丽陪伴在身旁。
上一次,热丽别出心裁,想当一回记者,对苏华来一次采访,结果被急着接班的米尔教授给打乱。是呀,苏华的一边有一个女人在唠叨,时间过的特别的快,寂寞难耐和枯燥无味全抛到脑后去了,享受着愉快的星际旅行。
热丽不紧不慢的说:“苏华博士,你的那个几乎轰动全球的论点,从土星内部的物质构造框架,通过深思缜密的分析,可以猜测得出,四大气态巨行星,不单拥有一个外卫星系统,并且还有拱卫大气的内卫星系统。”
“从观察土星上的大白斑和赤道附近的旋涡风暴,所掌握的一些数据来分析,从中得出一条论断,四大气体巨行星,拥有拱卫它们大气的内卫星系统存在的可能。”苏华轻松的说着。
“我们干嘛要盯着土星不放呢?前方的去处就是木星——行星之王……”热丽很不理解这次探寻地外文明的科研计划,为什么会选择土星而不是近在咫尺的木星?
“打住、打住。”苏华忙不迭地摇着一只右手。
“干嘛这么的武断吗?”热丽拉长着她的一张脸。
苏华郑重其事的道:“此次‘土星梦幻‘号探寻地外文明的科研活动,是针对土星,而不是木星。”
“在很久以前,我们人类利用太空望远镜,经过观测获得的数据和极光光谱分析,就在我们将要抵达的木卫三,冰壳下的海洋,就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并且人类在那里已建立了科研基地。”热丽抖出她的理由所在。
“其实木卫三冰壳下面孕育出了什么级别的生命,也是极为低级的生物。”
“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我们这次的科研探索任务,是寻找像我们一样的高级生物,极有可能创造了他们那里的一个高度文明!”
“木星与土星都是气态巨行星,土星那里所有的,木星上也一定有。”
“有的有,但不一定都有。”
“苏华博士提出的,把四大气体巨行星,归属为‘封闭式’一类,都拥有拱卫它们大气下的卫星系统。”
“肯定会有,特别是木星和土星,木星的直径14万多千米,按照常规认识,能藏得下1321颗地球……”苏华对自己的想法总是信心满满。
“把直径多公里的地球放进木星里,作为中心质点,就有了大于12万多公里的旷阔空间。”热丽深知苏华的研究课题,并了解了他的一些科研成就论点。
“那个质心核周围可有延伸达6万多千米的半径空间,能容纳数量众多的卫星拱卫着他的大气。”
“既然如此,我们干嘛要舍近求远而选择土星作为研究对象呢?”
“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内卫星系统,虽然有着他更巨大的空间优势,但是木星的自转速度,完成自转一周,只要不到十个小时。”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反而自转速度表示最快。”
“有如此快的自转速度,是离不开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卫星系统,围绕木星做快速质心运动,而带来的搅动力。”
“拱卫木星大气下的内卫星系统,绕木星质心运动得太快,热量释放也就很快,即使创生了某种什么生物,脆弱的生命,会很快的灭绝。”热丽的接龙。
“从木星的表面温度分析,最低约-148摄氏度,最高也在约-108摄氏度,如此低的温度,根据行星大气释放的分层构造,最上面是气体分子中最具有逃逸速度的氢气。”
热丽的继续接龙:“紧接下的是氦气,即表层大气,处极低温的环境下,而影响了气体分子的逃逸速度,氢气和氦气因缺少支持它们逃逸时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支持它们逃逸的能量随着渐渐的减弱,而被禁固在了表面。”
“使之从视觉观测效果,扩大到了最上升大气,也就是气态行星的大气层,所扩充的最大范围,已隐盖了围绕中心、质心核作快速运动的小行星——即拱卫木星大气层的内卫星系统。”也许太深奥了,苏华没有一口气全吐为快。
“就如同人类制造的飞机,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支持,作低空飞行而永远不会掉下来,在高度6000米至米之间的平流层,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可以做到让飞行器不需要燃料而作永久性飞行;再还有像在再高一些的太空上,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一样,”
“笨鸥进入那个高度,不要抖动一下翅膀,可以边睡觉边飞行。”苏华接着道:“拱卫木星大气的内卫星系统,动力来源就是木星特别快的自转速度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星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逆星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