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轮的模拟演练中,按照原有保留的记录,退回到土星六上,上面所显示的,是已经过去的时间。
在近日内,想找到从土卫六上那个准点起飞时间,未来总会有变数,显然是一个难题。
使退回来的“土星梦幻”号飞船,比较接近上一次那个起飞的时间点,飞船在退回的过程中。速度上,有必要做好稍微的修改。
从土星到光环,约7000公里,属于土星重力牵引拉曳最强区域,称之为“黑色地带”。
飞船处于难以克制的加快飞行,为了确保准确无误,有时会做减速,尽管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就在于驾驶员的操控技术了。
然后,是跨越光环带,由于围绕土星作快速旋转,产生了磁场,对在上面飘的“土星梦幻”号飞船,有可能是加速,也有可能是减速。
在约24万公里宽度的光环上飞越,是“土星梦幻”号飞船,最有利于调控时间和缩短距离的时候。之后,就进入了土星光环到土卫六上,约98.18万公里的距离。在这段上,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能使飞船得到尽可能的加速或者减速。
模拟驾驶是让“土星梦幻”号飞船退回到土卫六上,可以让飞船达到它拥有的最快加速度。
然而,实际上的操作,必须要考虑,“土星梦幻”号飞船,是从土卫六上起飞,关于途中如何的加速或减速,在操作系统上会输入一种飞行模式,而由自动数控程序来做着加或减速。
这将预示着,通过模拟驾驶退回来的“土星梦幻”号飞船,所显示的已经是过去的时间。
再从土卫六上起飞,模拟操作撞上土星,很难以回到“土星梦幻”号飞船,上一次撞土星上去时的那个面和那个准确的时间点。
苏华问道:“结果怎样?”
小周的汇报:“由模拟驾驶,‘土星梦幻‘号飞船,从撞上去那一个点退回来,第一轮所用的时间,比实际多花了1小时41分59秒。”
热丽的声音:“多了那么一点,在穿越的途中,只要稍微调控着加速,多余的时间就会抵消掉。”
苏华提出要求:“计算一下,往后推移多少天之后,才能找到第二次撞上土星去的当时那个面和那个准确时间?”
“好的。”
紧接着小周进行了计算,马上出来了结果,汇报道:“需要等天,‘土星梦幻‘号飞船才有上一次从土卫六上起飞,撞土星上去的那两个精准数据。”
热丽吃了一惊:“要等天,也就是差不多等66年,才有上一次的机会。”
小周补充的话:“计算时,我采用了地球上的认知时间,如若采用土星上的认知时间,有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
苏华边略有所思,边说:“还是用我们在土星上所获得到的认知时间来做计算吧。”
热丽急接上道:“我们必竟在已经使用它了,只有采用土星上所获得的认知时间,如果使用地球上的认知时间,输入模拟操作系统内,整个将会出现紊乱状况。”
“我们要在土卫六上等待漫长的66年了!”小周的发问。
一直保持着沉思的苏华,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摇了摇头念道:“这种计算法,不理想。”
“怎样的一个计算才行?”还是小周的问。
“我们只能采用在土星上得到的认知时间,也来做计算。”苏华拉长的语气。
“为什么?”
苏华做着阐释:“采用从地球上的认知时间,所做的计算,只能找准了飞船从土卫六上起飞的时间点。然而,撞上土星去后,总会偏离计算好的那个时间点。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3小时55分4秒,然而土星完成自转一周,只需要10小时33分38秒。当飞船撞上土星去后,不一定正处于上一次那一个面和那个精准的时间点上。”
“真的太难了!”小周呼出一声。
“太难了。”热丽也有这种感触。
“不要怕难。”苏华半句勉励的话。
“老师,请让我缓一缓神。”小周提出要求。
“允许。”得到苏华的批准。
做这种事太烧脑子了,小周闭上双目,身体躺靠了后去,在座椅上,养了一会神。
大脑里,需要重新整理一遍思路:在土星上的一天是10小时33分38秒,刚才计算的那道数学题,用上了地球上的一天——23小时55分4秒。
经过了好一阵的沉思之后,又重新开始了模拟驾驶,“土星梦幻”号飞船,从接触土星那一刻,退回到起飞的土卫六上。
苏华问:“这一次怎么样?”
“学生、有一个、建议……”小周支支吾吾的。
“请讲。”苏华催促着。
“从撞土星上那一刻,‘土星梦幻’号飞船退回到土卫六上,通过模拟操作,在飞船允许加速的条件下,完成一轮,最长的时间,不到72小时,”
“可以用小时,或者分和秒,或者更小的几分之几秒,而绝不能采用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星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逆星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