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军中勇者往往冲锋陷阵在前,而智者在后督促或坐阵指挥。像隐力上将这等粗鲁勇猛之人,调往赫鲁大江上游升任北岸第三方面军的总指挥。升了职,自然担当责任就大。
兵部尚书打着哈哈之声道:“隐力的这次调任,是升职了。”
接着是魁元大将鼓励的话:“在坦克装甲战车总部,原一个副职,这一次调动升任为正职,值得恭喜!”
“想来,吾皇是看中了隐力那第一甲的精妙绝伦,而委以重任啊!”兵部尚书的感慨之声。
“这次可是离开了京城,到最南端边陲的前沿去独当一面啊!”魁元大将提示的话。
再是兵部尚书:“据说,在那里能听到枪炮声。”
到这个时候,隐力上将才可以插上嘴了:“隐力此次到南端任职,离开京城,以后拜见各位恩师,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
“以后吧,还可以回来的。”魁元太将拉着长长的语气。
“隐力向各位恩师道别了。”
当隐力上将告辞返回后,关于他升任北岸第三方面军的总指挥,一个勇敢前行的猛夫担当重职。当前世界人心浮躁而处特殊时期,绝不能用错了人,怕造成军中的损失,甚至出现混乱。兵部尚书只好打电话去问他们的女皇,这次高级将领的调动属于什么形势?
一接通后,兵部尚书急着就问:“请问是……?”
那头的回话:“吾是吾皇的侍女。”
“有急事要向吾皇启奏。”
“吾皇早已料到你们,会为隐力上将的任职而提出质疑。”那边的侍女从容不迫的说。
兵部尚书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隐力只是一个能杀能冲的勇士,任军中的一个副职比较妥当。北岸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全盘托付给他,又是处于我北朝王国与南朝国最前沿的防御对垒之间……”
“在大殿上,隐力上将的力作,想必已受到吾皇的欣赏,自然也就欣赏其人了。”侍女说的振振有词。
“像隐力,这种练家子的人,怎么可能做出那种文刍刍的精僻水平来,全凭几个手下献技给他的。”兵部尚书就是不看好那隐力上将军。
“吾皇的训话,这点能说明,隐力上将不打压下手,而且让下手有发挥施展才华的机会。”
“看来,我们对吾皇的一次用人是多虑了。”
“吾会把你们军部的关心,呈报给吾皇的。”
“现在正处每五百年一次轮回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而特殊时期,用人一定要慎重。”
隐力上将由专机送到赫鲁大江北岸第三方面军指挥部,接着是新官上任发三把火,对整个部队的视察和检查,虽然勇夫一个,对管理军队还算有一套经验的。
北朝女帝从上次文武大臣们近百篇的上书文稿的内容里,叫侍女拿出了早就选定的一篇,按照上面的一些书面文字,要求军部给朝廷绘制出一套战时进攻防务图。
先要通过兵部尚书的一番审阅,既然是北朝女帝给下属办的事,本是无条件的接受。
由贴身侍女亲自送过来的并不是女皇下的圣旨一类的批文,而是文武大臣们向女帝老娘们上交的近百篇文稿,从中经过精挑细选出来被视为法宝的一篇。
这样让兵部尚书有了可以先审阅后是否能定酌下来的理由,上面署名是魁元大将,虽然文理字里,读起来啰啰嗦嗦,层次还不怎么的太清晰,但是能看出里面有一种欲罢不能的舍弃:如果北朝国与南朝国一旦开战,评过去每五百年,任何一次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尽管南朝国的上京,处在赫鲁大江的南岸,只要攻破都城上京,并占领之,似乎南朝国就名存实亡了。其实不然,毕竟那里集中了南朝国军事的主要抵抗力量。
南朝国的上京,虽然建在赫鲁大江的南岸,以他们拥有强大的水军舰队。如若先采取从水上攻克,虽然空军能实行狂轰滥炸,但不能尽快的进入实质性的占有。南朝国的水上舰队,今非昔比,那自称水上巨无霸,上面的火力配备,能顶北朝水军所有的舰队。拼尽全力有可能突破上京一道道防线。下一步的登陆必须惜助江河的舰船。然而,这正是我军很弱的一面。在江河拼杀之中,只怕早就名存实亡了。因此我军必须改变以前任何一次的战略布局,从别的优势寻找新的突破口?
每五百年一次轮回爆发的世界大战,所采取的总是从正面战场,赫鲁大江的中游,从好几公里天险的水面而执行强行突破,需要强大的水军支撑和飞行器的空中配合。现在的南朝国与北朝国,双方的水军比较,北朝军已经没有了优势。
正面江河攻击战一旦打响,南朝国的水军,水上巨无霸“大江”舰会尽快赶来支援,以他上面的火力配备,相当于北朝国在江防上所有的水军——两支舰队合起来的火力。
在存在如此悬虚的相比之下,北朝军从正面进攻,是很难做到夺取胜利。即使有可能的话,投入大量的出其不意而一鼓作气的空中轰炸机群,因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争取的成果也有可能不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星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逆星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