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火车站。
人声鼎沸,空气里混杂着煤烟、汗味和一种奔向远方的躁动气息。巨大的穹顶下,绿皮火车如同钢铁长龙,静卧在轨道上,喷吐着白色的蒸汽。许愿挤在长长的购票队伍中,感受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脸上或焦急、或期待、或麻木的神情。他掏出大队的介绍信和钱,递进售票窗口。
“一张去北京,硬座!”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
“介绍信。” 售票员头也不抬。
许愿递上那张盖着公社和大队双重红章、写着“赴京公干”的介绍信。售票员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一下这个穿着虽然旧但干净利落、眼神异常明亮的年轻人,没多问,撕下了一张印着车次、座位号的车票,连同找回的零钱一起递了出来。
“K28次,下午两点发车,14车厢,78号座。拿好票,提前进站!”
“谢谢!” 许愿接过车票,如同接过一张通往新世界的船票,小心地揣进怀里。
漫长的等待后,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长鸣,K28次列车缓缓启动。许愿挤在硬座车厢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靠窗的位置。车厢里拥挤不堪,充斥着各种气味和喧哗。他将行李卷塞到座位底下,抱着装着稿纸和钢笔的包袱,紧紧贴在窗边。
车轮碾过铁轨,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窗外的景色开始流动,熟悉的东北田野、村庄、工厂渐渐后退,速度越来越快。许愿的心跳,也随着车轮的节奏,越来越快。
他离开了!真正地离开了那个曾将他视为牛马、又试图用“工分”将他锁死的三块石村!离开了那片洒下血泪也孕育希望的黑土地!奔向他魂牵梦绕、象征着文化与未来的心脏——北京!
旅途漫长而疲惫。硬座的狭窄和坚硬让身体备受煎熬,车厢的嘈杂让人难以入睡。但许愿的精神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他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从东北平原的广袤,到华北平原的苍茫,想象着即将踏入的京城。他一遍遍在脑海中预演着见到叶编辑时的场景,思考着如何应对,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
一天一夜的颠簸后,当广播里终于传来“前方到站,北京站”的甜美女声时,许愿猛地从半睡半醒中惊醒。心脏如同擂鼓般狂跳起来!他挤到车窗前,瞪大了眼睛。
清晨的薄雾中,一座巨大无比、气势恢宏的火车站轮廓逐渐清晰!高耸的钟楼,巨大的拱形穹顶,熙熙攘攘、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这就是北京!
他定了定神,拿出介绍信,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地址:东城区 朝内大街166号。他深吸一口气,扛起行李卷,抱着包袱,毅然决然地汇入了出站的人潮。
许愿凭着前世模糊的方向感和一路打听,凭借着年轻力壮和一股子韧劲,硬生生走了两个多小时!穿过了宽阔的长安街,路过了庄严的人民日报社大楼(他认得那招牌),最终,在一座相对古朴、透着庄重和文化气息的灰色大楼前,他停下了脚步。
大楼门楣上,挂着一块朴素的牌子:
人民文学杂志社
到了!
他终于站到了这座文学圣殿的门前!
他迈开步子,走进了那扇厚重的玻璃门。
传达室的老大爷询问来意,许愿递上介绍信和自己的身份证明(大队开的身份证明信)。老大爷看了看,又打量了一下这个风尘仆仆、眼神却亮得惊人的年轻人,拿起内线电话:“喂,编辑部吗?有个叫许愿的同志,从辽阳来的,带着介绍信,找叶编辑……对,好。”
放下电话,老大爷指了指楼梯:“三楼,右转,编辑部。叶编辑在等你。”
“谢谢!” 许愿道了谢,踏上那漆面斑驳、踩上去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上。三楼,右转。一扇虚掩的、挂着“编辑部”牌子的门出现在眼前。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温和而略显疲惫的女声传来。
许愿推开门。靠墙摆满了高大的书架和文件柜,上面堆满了书籍和稿件。几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上面同样堆着小山般的稿纸和书籍。几个伏案工作的人抬起头,好奇地看向门口。
在靠近窗户的一张相对整洁的办公桌后,许愿的目光瞬间与她对上。他立刻确认,这就是那位在电话里帮忙的叶编辑。
“叶编辑您好!我是许愿,从辽阳来的。” 许愿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但更多的是真诚和尊重。他将手中的介绍信和聘用通知递了过去。
叶编辑放下手中的稿件,接过许愿递来的文件,目光落在介绍信上,确认无误。然后,目光仔细地、毫不掩饰地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年轻人。
这一打量,瞬间掠过一抹难以掩饰的震惊!
太年轻了!
眼前这个青年,看上去顶多二十出头!身材高大挺拔,肩膀宽阔,虽然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裤,但难掩那份英挺之气。一张脸被北方的风霜打磨得棱角分明,肤色是健康的黝黑,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眼神清澈明亮,却又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坚毅。这哪里像是一个能写出《牧马人》那般厚重、深沉、充满人性洞察力作品的作家?分明是一个刚从田埂上走下来的、充满活力的棒小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