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头答应得干脆,中午我带中间人来招待所找你。下午去房管所,晚上你就能拿到新房契!
回到招待所,许愿从银行取出了两万八千元现金。厚厚几沓大团结用报纸包好,装进军用挎包。叶冰如看得心惊肉跳:小许,这...这太冒险了...
值得冒险。许愿平静地说。他想起那个安静的院落,那口甜水井,那棵老枣树。在这个拥挤喧嚣的城市里,那样一方天地,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下午的手续比想象的顺利。房管所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老王头带来的中间人——一个穿着中山装、自称是原主家亲戚的中年人,拿出了全套房契地契。泛黄的纸页上,从民国到解放后的产权变更记录清晰可辨,最新的准许私有房产交易的红色公章还散发着新鲜的印泥气味。
许愿仔细核对了每一张纸,确认无误后,在买卖契约上签下名字,盖了私章。两万八千元现金,在房管所干部的见证下,交给了中间人。厚厚几沓钞票被装进一个旧布包时,叶冰如的手都在发抖。
恭喜许同志。房管所的干部收起备案材料,递过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新房契,南锣鼓巷X号院,从现在起就是您的了。这是新的房产所有证,您收好。
走出房管所时,夕阳正斜照在南锣鼓巷的青砖灰瓦上。许愿手里攥着那张薄薄的纸——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房地产所有证,所有权人一栏,工整地写着二字。
老王头搓着手笑道:许同志,您现在是南锣鼓巷的爷们儿了!要不要找个泥瓦匠拾掇拾掇院子?我认识几个老把式...
不急。许愿谢过他,先收拾出一间能住的,其他的慢慢来。
叶冰如直到这时才真正松了口气。她看着许愿沉静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定力和决断。两万八千元,普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的巨款,他就这样干脆地换了一座老院子。而她这个老北京,此刻竟比他还激动。
叶老师,许愿转向她,眼神真诚,多谢您。没有您牵线搭桥,我找不到这样的院子。
叶冰如摆摆手,眼圈却有些发红:你这孩子...总算有个家了。她顿了顿,对了,作协那边知道你买房的事吗?
许愿摇摇头:暂时不打算说。招待所那边我也会再住一阵,等院子收拾好了再搬。
明智。叶冰如点头,现在风气还没完全放开,私产这事...低调为好。
回到招待所,许愿锁上门,再次展开那张房契。在房屋状况一栏,工整地写着:
坐落:东城区南锣鼓巷X号
结构:砖木
间数:正房五间,厢房六间,倒座三间,后罩房三间
建筑面积:一千三百二十平方米
占地面积:一千四百八十平方米
附属物:水井一口,树木四棵
他轻轻抚过房契上自己的名字,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在这个1979年的5月,二十一岁的许愿,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四合院。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