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仪式简单而隆重。培土之后,许愿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身,和他们亲切地交谈起来。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许愿问一个看起来七八岁、脸蛋皴红的小男孩。
“我叫狗娃,十岁了。”男孩有些腼腆地回答。
“十岁了?在哪里上学啊?”
“在邻村的祠堂里,以前是……是放棺材的地方。”孩子的声音低了下去。
许愿的心被刺痛了一下,他继续温和地问:“那从你家到祠堂,要走多久的山路?”
狗娃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又弯下一根:“天不亮就走,要走……一个半钟头。下雨天路滑,更久。”
许愿沉默了片刻,又转向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姑娘:“你呢,小姑娘,上学远不远?”
小姑娘用力点头:“远!要翻两个山头呢。冬天黑得早,放学回家有时候天都黑了,我娘怕我被狼叼走,天天到半山腰接我。”她天真无邪的话语,却让周围的大人们听得心酸不已。
这些真实的对话,远比任何报告都更具冲击力。许愿深深感受到,自己捐出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为这些孩子们扫除求学路上的艰险,为他们点燃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灯。
几天后,《新民晚报》及全国多家主流报纸,均在显要位置刊发了长篇通讯报道。
报道的标题格外醒目:《亿元反哺教育,大爱润泽深山——着名作家、企业家许愿捐建八百所希望小学工程全面启动》
报道配发了多张大幅照片:许愿在金寨山村接过孩子献花时温和的笑容;他与孩子们交谈时专注的神情;山区孩子走在崎岖上学路上的背影;以及那张划着白线的奠基场地。
报道详细介绍了许愿捐赠一亿元巨款的初衷、800所希望小学的规划分布,以及2月1日全国同步动工的盛况。文章着重描写了金寨奠基仪式的感人场景,特别是孩子们质朴的感谢和那些关于遥远上学路的、令人心疼的对话。
报道最后写道:“从笔下描绘人间烟火的作家,到股海搏击成就斐然的企业家,许愿先生始终未曾忘记肩上的社会责任。此次倾力捐助教育,不仅将切实改善数以万计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习环境,更以其榜样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财富源于社会,当回报社会’的积极信号。这八百所‘许愿希望小学’,如同八百座灯塔,必将照亮无数寒门学子的前程,为国家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报道一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许愿的善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确实带动了新一轮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向希望工程捐款的热潮。
在上海陆家嘴房子里里,妻子龚雪,将刊登着报道的报纸轻轻放在茶几上,又想起丈夫描述的山区孩子的艰辛,轻声对许愿说:“这件事,做得值。”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