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的上海,许愿刚沏上一壶龙井,书桌上的国际长途电话便尖锐地响了起来。
“许!我亲爱的许!”听筒里传来克里斯托弗·利特尔那标志性的、因过度兴奋而有些变调的英语,背景音嘈杂,仿佛置身于一个喧闹的集市,“上帝!你创造了奇迹!不,是神迹!《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它简直像真正的火焰一样,把整个英美都点燃了!”
许愿唇角微扬,将听筒离耳朵稍远了些,语气却故作平淡:“克里斯托弗,慢慢说,怎么回事?”他心里暗道,这文抄公的“实力”,果然在任何时空都经得起检验。
“火爆!无与伦比的火爆!”克里斯托弗几乎是在咆哮,“上周日英美同步上市,首印一百万册,三天!只用了三天就销售一空!现在全英国的Waterstones、美国的Barnes & Noble门口,排队的人绕过了几个街区!不仅仅是孩子,许!大学生、上班族、甚至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都在抢购!《泰晤士报》说这是‘现象级的文化事件’,《纽约时报》的书评版用了整整两个版面!畅销榜?它已经把那些老家伙们全踩在脚下了,绝对是创纪录的销量!”
许愿轻轻吹开茶杯上的热气,啜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哦?那还不错。读者喜欢就好。”心里想的却是,第四部的深度和格局本就远超前三部,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是必然的。
“何止是喜欢!是疯狂!”克里斯托弗激动地报着数字,“版权!版权询价的邮件像雪片一样!法国的éditions Gallimard、德国的Carlsen Verlag、意大利的Adriano Salani Editore、日本的静山社、韩国的文学与知性社……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顶级出版社都在联系我们!版税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许,我们正在创造一个真正的全球出版帝国!”
“这些具体事务,你全权处理就好,克里斯托弗。”许愿打断他,“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原则你知道的,选择最有诚意、最能推广作品的合作伙伴。”
“当然!当然!”克里斯托弗连声答应,随即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讨好,“许,有个小小的请求……你能不能尽快给我一个《哈利波特》第五部的大致构思或者开头章节?哪怕只有几句话!出版商和读者们都在疯狂地追问,我们需要保持这种热度!”
许愿笑了笑,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稿子在他脑子里是现成的,但他不打算这么快交出去。“构思还在完善,不急。让火焰杯的火焰再烧一会儿。对了,克里斯托弗,帮我个忙。”
“你说!任何事!”
“给我寄一百本《火焰杯》的英文原版精装本来,地址照旧,上海和平饭店。要最快的空运。”
“一百本?”克里斯托弗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噢!是给许多鱼小先生的,对吧?我们最忠实的头号小书迷!没问题!我亲自挑品相最好的,今天就用国际特快寄出!保证让他第一时间拿到!”
“好,那就这样。辛苦了。”许愿干脆利落地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书房里恢复了宁静。
许愿眉头却微微蹙起。英美市场已经火爆至此,嗅觉灵敏的国际出版商纷至沓来,可国内呢?人民文学出版社,那个曾经与他合作无间、由叶冰如一手推动他早期作品出版的地方,至今连一个询问《哈利波特》中文版权的电话都没有。
“难道还等着我主动上门去谈吗?”许愿低声自语,带着一丝不满和嘲讽,“真当还是叶姐在的时候?”叶冰如前已经退休,社里人事变迁,当年的默契和眼光,似乎也随着她的离开而淡去了。这种滞后感,让他这个“原作者”感到些许憋闷。
他摇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走到书桌前,摊开稿纸,笔尖蘸饱了墨。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蛙》的创作正进入关键阶段。这部聚焦中国乡土社会与生命伦理的长篇,承载着他不同于《哈利波特》的另一种文学追求和野心。
五月七日,许愿从和平酒店前台取回了那个硕大的、来自英国的国际特快包裹。整整一百本精装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沉甸甸地堆在客厅角落,墨绿色的封面透着神秘的气息。
晚上,许多鱼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
一进门,他就瞥见了那个显眼的大箱子。
“爸爸,那是什么呀?”许多鱼好奇地凑过去。
许愿放下手中的书,指了指箱子:“给你的礼物,自己打开看。”
许多鱼兴奋地拆开包装,看到满箱崭新的、封面印着戴眼镜小男孩和火焰杯图案的英文书时,眼睛顿时亮了,但随即小脸就垮了下来:“是哈利波特!可是……爸爸,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呀?我不认识。”他拿起一本,翻了几页,满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不由得撅起了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