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10日,日本,东京。
朝日新闻社旗下负责电影引进的资深课长,田中弘树,将一份刚从伦敦传真过来的英文报道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光滑的桌面上,还散落着《每日新闻》、《读卖新闻》关于一部名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的零星报道,以及网络上开始涌现的、关于其巨额制作和宣传预算的讨论。
“诸君,”田中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会议室里几位同样表情严肃的同事,“我想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即将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不是来自好莱坞,而是来自伦敦。”
他指向那份传真,上面清晰地列着英国本土以及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已经敲定的、围绕圣诞节档期的庞大上映计划。“看看这个排片密度,看看这宣传投入的规模。这绝非一部普通的儿童奇幻电影。我们的欧洲同行,似乎已经嗅到了我们尚未察觉的气息。”
副课长佐藤健一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课长,奇幻题材在日本市场,风险一向不低。而且,这是英国制作,并非我们熟悉的美国大片模式……”
“正因为不是好莱坞模式,才更值得警惕,或者说,更值得关注!”田中打断他,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民众对于好莱坞的工业流水线产品已经开始显现疲态。而这部《哈利波特》……根据我们收集的信息,它的原着小说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已经积累了惊人的读者基础,那种魔法世界的设定,具有极强的普世吸引力和衍生潜力。这不仅仅是看电影,这是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可供无限挖掘的流行文化宇宙!”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东京林立的高楼:“我们必须立刻行动。立刻联系我们在伦敦的办事处,动用一切资源,找到这部电影的总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利特尔先生。表达我们最大的诚意,无论如何,要为日本市场争取到上映权!哪怕……哪怕排期在欧洲之后,哪怕需要我们在本土投入额外的宣传资源!记住,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引进,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几年我们在青少年文化消费市场的战略布局。动作要快,必须赶在其他亚洲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拔得头筹!”
田中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几乎在同一时间,类似的场景也在韩国首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的电影发行公司内部上演。嗅觉敏锐的从业者们,通过国际媒体上日益升温的报道,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源自英伦的魔法热浪即将形成的风暴。越洋电话、加密传真、紧急会议……一场围绕《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亚洲上映权的无声战役,悄然拉开了序幕。
2000年7月15日,中国,北京,许愿的四合院书房。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许愿拿起听筒,那边立刻传来了克里斯托弗·利特尔略显沙哑却难掩兴奋的声音。
“许!我亲爱的朋友!希望没有打扰到你构建魔法世界的伟大工程!”克里斯托弗的语速很快,带着风尘仆仆的活力。
“克里斯托弗?”许愿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听你的声音,像是刚打了一场胜仗。现在是在希思罗机场,还是已经飞到世界哪个角落了?”
“刚刚结束一场跨越了十几个小时时差的越洋电话会议,正准备登机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克里斯托弗哈哈一笑,“许,我要告诉你一个绝对振奋人心的消息!亚洲!亚洲市场的大门,正在被我们敲开,不,应该说是他们正在主动为我们敞开!”
“哦?”许愿放下手中的钢笔,身体微微坐直,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日本人最先找上门来,是朝日新闻体系下的一个发行公司,态度谦逊但意志坚决得可怕。那位田中课长,在电话里用了至少五个‘务必’,三个‘恳请’,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无论条件,无论排期,一定要将《魔法石》带到日本。”克里斯托弗模仿着对方的语气,带着一丝戏剧化的夸张,“他们甚至主动提出,可以配合组织大规模的原着书迷预热活动,调动旗下所有媒体资源进行联动宣传。他们对魔法世界的理解,尤其是对‘体系化’、‘世界观’这些词的看重,超出了我的预期。”
许愿静静地听着,脑海中能想象出那位素未谋面的田中课长,在东京的会议室里如何据理力争。
“紧接着是韩国,”克里斯托弗继续汇报,语气如同在念一份捷报,“他们的代表更直接,对我们在英国搭建的实体场景,比如对角巷、霍格沃茨大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吸引年轻观众的关键。他们甚至在谈判中就开始构思如何将电影宣传与本土的流行文化元素结合。”
“东南亚的几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也像约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我们。他们对奇幻题材的包容度很高,尤其是这种充满想象力、适合全家观看的作品。他们对圣诞节至新年这个档期表现出强烈的渴望,认为这完美契合他们的长假消费习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