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再次雷动。
稍作停顿后,主持人再次宣布:“现在,有请《蛙》的作者许愿先生,再次上台领奖!”
当许愿第二次走上同一个舞台,从另一位文化界领导手中接过同样沉重的奖杯和证书时,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都站了起来。
许愿再次站到话筒前,这一次,他的感言更为深沉:
“再次感谢评委们对《蛙》的认可。这是一部触及灵魂、追问历史的作品,它关乎生命、苦难、救赎与一个时代的复杂面容。写作的过程,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试图理解那片土地上人们的挣扎、坚韧与希冀。文学的力量,在于记录,更在于照亮。感谢所有愿意直面这段历史的读者。这份荣誉,属于那片土地上所有沉默而伟大的灵魂。”
他的话语真挚而恳切,没有浮华的辞藻,却直抵人心。两部作品,一北一南,一山林一乡土,一史诗一叙事,风格迥异,却同样展现了许愿驾驭宏大题材的非凡能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颁奖典礼结束后,进入了自由交流与祝贺的时间。许愿瞬间被层层包围。
叶冰如第一个挤到他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眼眶湿润,声音哽咽:“小许……许愿!好!太好了!我……我真是……”她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用力拍着许愿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位从他第一部作品起就一路陪伴、扶持的编辑,此刻的喜悦与自豪,无人能及。
紧接着,众多作家同行纷纷上前:
一位以描写都市生活见长的着名作家用力握着许愿的手:“许兄,双星并耀,实至名归!《额尔古纳河》的苍茫,《蛙》的深刻,令人叹服!这才是文学应有的格局!”
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带着崇拜的目光:“许老师,您是我的偶像!您的每一部作品都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恭喜您!”
一位资深评论家感慨道:“许愿啊,你这可是给中国文学立下了一个新的标杆!打通雅俗,融汇中西,如今更是双冠加身,了不起!”
一位与他相熟的同辈作家笑着捶了他一下:“老许,你这不声不响,放了个双响炮啊!今晚必须请客!”
镁光灯在他身边不停闪烁,记者们争相提问:
“许愿先生,同时获得两项茅盾文学奖,您此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额尔古纳河右岸》和《蛙》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何不同?”
“您的作品在全球都拥有广泛读者,您如何看待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据悉您在英国也在进行重要的文化项目,能否谈谈您接下来的创作计划?”
许愿耐心而得体地回答着问题,态度谦和,逻辑清晰,既表达了对奖项的尊重,也阐述了自己的文学理念,更流露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他的言行举止,完美诠释了一个功成名就、蜚声国际,却始终扎根于母语文化的大作家风范。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无数祝贺声中,许愿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他手中握着两座沉甸甸的茅盾文学奖杯,象征着中国文学界对他本土创作的最高肯定。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远在伦敦筹划魔法世界的“国际作家”,而是真正回归本源,以其深厚扎实的文学成就,站上了中国文坛的巅峰,光芒万丈,无可争议。
他知道,明天的各大媒体头版,都将会被“许愿”、“双奖”、“茅盾文学奖新历史”这样的字眼占据。而在他的心中,除了荣耀与欣慰,更有一份沉静的责任感——文学之路漫长,他将继续前行。
喜欢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