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轻柔许多,伴随着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郎君,您醒了吗?药煎好了,奴婢给您送进来?”
是原主身边的侍女。刘基收敛气息,缓缓收功,感觉身体轻松了不少,虽然距离“生龙活虎”还差得远,但至少不像刚才那样风吹就倒了。
“进来吧。”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一个穿着素净布裙、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小侍女低着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气味浓烈的汤药走了进来。她看到刘基竟然站在房间中央,虽然满头大汗,但气色似乎好了些,不禁露出惊讶之色:“郎君,您……您怎么能下床了?医者吩咐要静卧……”
“无妨,躺久了身子更乏,活动一下反而舒坦些。”刘基摆摆手,走到桌边坐下,看着那碗漆黑的药汁,嘴角微微抽搐。作为现代人,他对这种看起来就很苦的玩意儿实在没什么好感。“药先放着吧,我待会儿喝。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外面情况如何?”
小侍女将药碗放下,恭敬地回答:“回郎君,已是申时了。外面……外面好像很乱,听说孙策的兵马离曲阿越来越近了,街上人心惶惶的。刚才还看到太史慈将军带着一队人马急匆匆地出城去了。”
刘基心中了然,太史慈动作真快,看来神亭岭的遭遇战即将上演。他必须抓紧时间!
他指了指墙角的枪和剑:“把我的枪和剑拿过来。”
小侍女更加惊讶了,郎君平日最不喜这些武械,今日怎的……但她不敢多问,依言将“裂穹”枪和“断浪”剑捧了过来。枪一入手,刘基便感到一种奇异的契合感,仿佛这兵器和自己灵魂有着某种联系,果然是“绑定灵魂”的宝物。枪身冰凉,重量适中,但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挥舞起来还是颇为吃力。剑亦是如此,古朴的剑鞘入手沉实。
“我要练功,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刘基吩咐道。
“可是郎君,您的身体……”小侍女担忧地看着他。
“照我说的做。”刘基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那眼神中的决绝,让小侍女不敢再多言,喏喏应了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房间内再次只剩下刘基一人。他深吸一口气,先将“断浪”剑放在一旁,双手握住了“裂穹”枪的枪杆。
“《破军枪诀》,基础篇,起手式,破风!”
他回忆着脑海中的信息,摒弃杂念,意念引导着体内那微弱的热流,缓缓灌注双臂,然后按照特定的发力技巧,将长枪向前猛地一刺!
动作生涩,速度缓慢,甚至因为力量控制不稳,枪尖微微颤抖,完全谈不上什么威力。但就在枪尖刺出的瞬间,刘基明显感觉到体内的热流加速了一丝,与枪身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一股微不可查的锐利之意透枪而出,将前方的空气搅动起一丝涟漪。
“有效果!”刘基精神大振,不顾身体的酸痛和疲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最简单的直刺动作。十次,二十次,一百次……
汗水浸透了他的内衫,手臂如同火烧般酸麻,但他能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控制在一点点增强,出枪的速度和稳定性也在缓慢提升。那“李元霸神力”的冰山一角,正随着他的练习,被一丝丝地撬动、引导、驯服。
练习间隙,他也会拿起“断浪”剑,按照脑海中一些基础的剑理(这部分并非来自《破军枪诀》,更像是原主记忆碎片或者神力附带的某种本能),进行简单的劈、砍、刺、格挡练习。剑法相较于枪术更为灵动,对技巧要求更高,他练起来更是磕磕绊绊,但同样能感受到身体在适应,力量在凝聚。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天色已然昏暗。刘基终于力竭,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浑身如同散架一般。但他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他能感觉到,这短短几个时辰的练习,效果远超想象。不仅身体虚弱感大减,更重要的是,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终于迈出了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
“郎君!郎君!”门外突然传来管家惊慌的声音,“不好了!出大事了!”
刘基心中一凛,强撑着站起来:“何事惊慌?进来说!”
管家推门而入,脸色煞白,气喘吁吁:“郎君!太史慈将军……太史慈将军在神亭岭与孙策遭遇了!双方大战,听说……听说太史慈将军与那孙策单挑,不分胜负,但孙策兵马众多,将军陷入重围,情况危急啊!”
果然来了!刘基瞳孔微缩。历史似乎并未因他的出现而改变太大,太史慈依旧和孙策上演了那场经典的单挑,但也依旧陷入了兵力劣势的危险境地。
若是原来的刘基,听到这个消息,恐怕只能徒呼奈何,或者去求告父亲发兵,而刘繇多半会以“恐中调虎离山之计”为由拒绝。
但现在……
刘基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看了一眼手中的“裂穹”枪,感受着体内虽然疲惫却已然“苏醒”的力量种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m.zjsw.org)华夏旌旗:全球俯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