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彻底驱散了夜幕,将万宝峰染上一层淡金。藏珍洞内,白茯苓却无暇欣赏这晨光,她正全神贯注于指尖那枚新凝聚的“归元指”气旋。
与昨夜相比,这气旋明显凝实了许多,灰蒙蒙的色彩更加深邃,表面生灭的星璇轨迹也稳定了不少,边缘逸散的混沌气流被约束在极小的范围。最重要的是,凝聚它所耗费的心神和时间,都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星辉淬体,效果竟如此显着。”白茯苓心中暗喜。她能感觉到,不仅仅是“归元指”,她对整个混沌之力的掌控,都因肉身的强化与神魂的凝练而水涨船高。体内那混沌旋涡旋转得更加流畅自如,核心处的冰蓝纹路也仿佛与旋涡本身融合得更深,不再仅仅是附着,而是成为了旋涡结构的一部分,散发着恒定不变的“归寂”道韵。
她散去指尖气旋,没有继续练习。过度的消耗只会损伤根基,适可而止,徐徐图之,方是正道。她将目光投向洞府内那些被她初步整理出来的材料上。
“混沌尘霾”和“归元陷阱”的构思虽好,但仅凭她目前对混沌之力的粗浅运用,还难以完美实现。尤其是“归元陷阱”,要在不稳定的材料核心铭刻足以引发湮灭的符文,且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可控性,难度极高。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白茯苓摩挲着下巴,目光落在几块颜色暗沉、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的“吸灵岩”上。这种岩石本身没什么价值,但能缓慢吸收并储存微弱的无属性灵气。“不以湮灭杀伤为主,而是以困敌、扰敌为辅。”
她拿起一块吸灵岩,尝试将一丝混沌之力注入其中。混沌之力进入那些蜂窝孔洞后,并未被吸收,反而像是找到了温床,自行盘踞下来,缓缓旋转,形成了一个个微型的混沌节点。
“有戏!”白茯苓眼睛一亮。她连续尝试了几块吸灵岩,发现效果类似。这些被注入混沌之力的吸灵岩,本身并无明显变化,但其周围的灵力场却变得极其粘稠、混乱,仿佛形成了一个个微型的“灵力泥沼”。
她将几块处理过的吸灵岩按照特定的方位,布置在藏珍洞入口内侧以及几条主要路径的节点上。当最后一块岩石落位时,一种无形的力场悄然连接成型。白茯苓自己走入其中,立刻感觉到周身灵力运转滞涩了半分,神识探查范围也被压缩,如同陷入了无形的胶水之中。
“就叫‘混沌泥沼’吧。”白茯苓满意地点点头。这阵法没什么攻击力,但用于迟滞、干扰潜入者,效果应该不错。而且布置简单,消耗也小。
随后,她又挑选了一些质地坚硬、内部结构却相对均匀的“黑曜石”残片。这次,她更加小心地将混沌之力凝聚成极其细微的丝线,尝试在黑曜石内部勾勒出“纳虚”符文的基础结构。这不是为了引爆,而是为了在受到冲击时,能瞬间扭曲小范围的空间,偏转或卸开攻击。
这个过程比注入吸灵岩困难十倍不止。混沌之力极难精细操控,稍有不慎便会破坏黑曜石结构,或者导致符文失效。她失败了数十次,浪费了不少黑曜石,才勉强在一块拳头大小的石片上,成功铭刻下了一个极其简陋、效果可能只有一瞬的“纳虚”符文。
“呼……”白茯苓擦去额角的汗水,看着那块看似平平无奇的黑曜石,眼中却充满成就感。虽然只是雏形中的雏形,但这意味着,她已经开始触摸到将混沌之力与阵法、符箓之道结合的边缘!
她将这块珍贵的“试验品”小心收起,没有贸然布置。这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更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的日子,白茯苓进入了某种半闭关的状态。她不再轻易离开藏珍洞,每日里便是借助星辰令牌淬体凝魂,练习“归元指”的凝聚与掌控,尝试改进“混沌泥沼”和“纳虚石符”,同时不断翻阅灵汐真人留下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杂书玉简,汲取着关于材料、阵法、符文乃至各派功法特性的知识。
她的修为在星辉与混沌旋涡的双重作用下,稳步向着炼气七层逼近。对混沌之力的运用也越发纯熟,“归元指”的凝聚时间缩短到了十息之内,威力似乎也有所提升。“混沌泥沼”的范围被她扩大到了覆盖洞口外数丈区域,效果更强。甚至,她还成功制作出了三块效果相对稳定的“纳虚石符”,虽然只能使用一次,但关键时刻或可保命。
洞府内部,也被她进一步改造。利用那些杂乱的材料和废弃法器,她布置了几个简单的视觉陷阱和灵力干扰点,让整个藏珍洞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她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能提升自己的力量,并将万宝峰这片“杂物堆”的潜力,一点点挖掘出来。
期间,陆时衍又传来过一次讯息,告知宗门已加强巡防,并暗中调查与黑煞教、影阁有牵连的势力,让她安心。苏见夏也偶尔传讯,多是交流一些修行上的心得,语气比以往平和了许多,似乎默认了白茯苓这种“龟缩”修炼的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云惊梦:双玉渡凡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青云惊梦:双玉渡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