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年白露后三日,青溪细雨斜飘。苏衍随母亲林慧用轮椅推爷爷苏敬之出院时,巷口老槐正落黄叶。爷爷裹着棉袍,脸色虽白,眼神却亮得很,坐进出租车便频频掀帘望云雾缭绕的青溪山——苏家老宅就在山脚下。
“爸,回家先静养。”林慧盖好毛毯,语气里满是担忧。爷爷拍了拍她的手,目光却落在苏衍身上,指尖轻敲轮椅扶手——这是苏衍从小熟悉的“讲旧事”信号。苏衍心一紧,悄悄将装着三块镇厄图碎片的锦盒往怀里按了按,这是他从秦岭带回的秘密,还没敢让母亲知晓。
老宅焦黑房梁已换新,院角枯兰旁竟冒新绿。林慧推爷爷进堂屋时红了眼:“幸好太爷爷牌位和老物件都在。”八仙桌上,紫檀牌位锃亮,旁侧《周易本义》用红绸裹着,是从瓦砾堆里刨出的珍品。
三日来,林慧寸步不离照料爷爷,将偏房改成临时卧室。苏衍课余便守在床边,偷看省府的林玥、陈墨,还有秦岭偶遇的张爷爷。爷爷听得发笑,偶尔插句:“张老头年轻时就好耍桃木剑,老了倒没变。”
第五日傍晚雨停,林慧刚端上乌鸡汤,社区紧急电话骤响——有老人急症需护理。“妈,我守着爷爷。”苏衍接过汤碗,林慧叮嘱两句“别累着爸”,抓过外套就出门了。
堂屋只剩祖孙二人,煤油灯影摇晃。爷爷喝两口汤,指了指《周易本义》:“拿过来。”苏衍刚递过,就被爷爷按住手。掌心带着药味却有力,指尖划过书脊坎卦纹路:“衍儿,知道这书藏着什么吗?”
“太爷爷手注和坎卦心法。”苏衍轻声答。爷爷摇头,掀开红绸扉页,除了太爷爷“苏承安”的签名,还有行小字:“明永乐三年,承皇命勘定北京紫禁城,苏氏堪舆,自此传世。”字迹与牌位背面“坎水承命”如出一辙,皆是铁画银钩的瘦金体。
“咱家不是普通风水先生。”爷爷指尖摩挲扉页,“永乐年间,先祖苏明远是皇家堪舆总领,成祖迁都北京,三十多位风水先生的方案,唯独他的被采纳——以先天八卦定方位,中轴线合龙脉,挖太液池以坎水镇离火,保皇室安宁。”
苏衍惊得屏息。“康熙年间,先祖苏景年勘建避暑山庄,以艮位镇龙脉挡寒气,康熙赏了‘钦天监堪舆世家’牌匾,就挂这堂屋梁上,可惜文革时砸了。”爷爷叹气,苏衍抬头,横梁果然有块牌匾形状的淡痕。
“那‘避世守成’祖训呢?”苏衍追问。爷爷脸色一沉,指节敲得扶手发响:“清末光绪年,太高爷爷苏振邦当差,慈禧要挖大昆明湖破坎水阵,他力劝‘水满则溢,火必攻心’,结果被革职下狱,险些丢命。”
“八国联军火烧颐和园后,太高爷爷带家人逃回青溪,临终定祖训:‘不得入皇家堪舆,不干预朝政,避世守成保血脉’。”爷爷声音沙哑,“我年轻时想给镇政府看选址,你太爷爷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说我破祖训。”
苏衍攥紧拳头,终于懂了爷爷的顾虑。他掏出锦盒:“可焚天阁要复活柳焚天毁青溪,避不了了!爷爷你看,省府的乾卦、秦岭的震卦,张爷爷说集齐八块才能镇压。”三块碎片在煤油灯下泛着微光,映亮爷爷复杂的眼神。
爷爷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有欣慰也有释然:“你太爷爷临终说‘离火焚宅,坎水觉醒,祖训可破’,果然应在你身上。”他翻到书里的八卦符号页,“这是先天八卦基础,乾三连、坤六断……乾为天属金对应西北,震为雷属木对应东方,你拿到的碎片都合方位。”
苏衍看着符号直发懵,爷爷刚讲到“坎中满”,他指尖不慎触到书页——胸口坎水玉佩骤烫,符号透出蓝光,脑海中竟浮现波涛汹涌的湖水,无数坎卦符号在水中沉浮。
“衍儿!”爷爷见他浑身发颤,忙扶住他。苏衍指尖泛着蓝光,语无伦次:“爷爷,我看见水,好多坎卦在水里转!”爷爷先是一惊,随即狂喜,按住他的手贴在书页上:“先天感应!苏家只有掌印人有这本事,你太爷爷是,我不是,你竟是!”
原来苏家堪舆术传男不传女,且需对某卦有先天感应者才能当掌印人。太爷爷是坎卦感应,传下坎水心法;爷爷无感应,只学了些基础。“这就是焚天阁盯着你的原因,”爷爷语气凝重,“坎水克离火,你是天生的离火克星。”
院门锁响骤起,苏衍慌忙合书藏锦盒,爷爷抓起报纸假装翻看。林慧带着雨寒气进来,先摸爷爷额头:“爸没着凉吧?城西老房子又着火了,说是电线老化。”苏衍心一紧——那是张爷爷说的焚天阁据点,定是他们销毁证据。
爷爷用眼神制止他开口,放下报纸平淡道:“老房子线路老化正常。”林慧没多疑,端出温汤:“爸再喝点,莲子安神。”瞥见《周易本义》,她皱眉:“医生说少费脑子,怎么又看这老书?”爷爷含糊应着“解闷”,匆匆喝汤。
接下来几日,林慧察觉不对:爷爷抽屉里的黄纸朱砂、苏衍桌上的罗盘零件,还有院角重布的铜钱阵。直到撞见苏衍半夜在院子里念咒,胸口发光,她终于在饭桌上发难:“你们到底在搞什么?苏衍还要高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坎舆:周易镇厄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坎舆:周易镇厄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