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门口的姑娘穿着朴素的格子裙,却掩不住通身的灵气。
她比想象中更年轻,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质——这让他想起剑桥图书馆里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羊皮卷。
虞小姐?李嘉佑起身,西装裤线笔直如刀,我是李嘉佑。他故意用了英文名Leo的发音,这是他在伦敦留学时的习惯。
他注意到女孩的目光在看向自己的时候停顿了一下,随即在室内快速扫视了一圈——从桌上的索尼录音机到他腕间的百达翡丽,最后停留在合约文件上。整个过程不超过三秒,却带着专业侦察员般的敏锐。
李老板好。她的声音比录音带里更加清透。
推开包间门的瞬间,虞小满的确是怔住了——
想象中的油腻中年商人并没有出现。
窗前逆光站着的男子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身剪裁考究的深灰西装,衬衫领口别着枚简约的银质领针。男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说了英文名字,标准的英式发音,看来是个留学生。
虞小满不动声色的环视了四周,心中对这位李老板有了大致的了解。
落座后,李嘉佑亲自为她斟茶。
上等的西湖龙井在瓷杯中舒展,他借机观察这个特别的女孩:
她的漂亮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美,她与南方姑娘长的不太一样,骨相美的脸上最出彩的是那双眼睛,自带三分魅惑眼神却又清澈。
脖颈线条优美得像天鹅,却有一道若隐若现的疤痕,那是上次约在红房子的意外事件导致的。
‘’上次的事,抱歉了‘’李嘉佑想到上次自己赶到的时候,红房子餐厅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警察和群众,后来协助调查的时候才知道,眼前这个小女孩经历了一场挟持。
‘’无碍,李先生您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虞小满下意识称呼对方为李先生。
对于虞小满进门时称呼自己李老板,李嘉佑更喜欢虞小满叫自己先生,他不禁又不露痕迹的打量了一遍虞小满。
她一点也不像这个小县城里的姑娘,她甚至比他在伦敦见过的女性都要自信、端庄。
听说虞小姐考上了复旦?李嘉佑推过一份精致的茶点,我在静安区的歌舞厅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虞小满接过茶杯时,李嘉佑注意到她先用指尖试了试杯壁温度——这个动作太老练了,根本不像十八岁的姑娘。
‘’只是报考了复旦,成绩还没出来‘’
‘’可我觉得虞小姐一定能考上‘’
‘’借你吉言‘’
谈判中,女孩的表现更让他惊艳。
她婉拒上海歌舞厅邀约时措辞得体,谈到分成比例时寸步不让。
最后谈妥周末和假期兼职驻唱的条款,以及要求不露脸并且提供服装的细节都是她亲自修改的。
李嘉佑看着她在合约上签下的字迹——虞菲菲,签名艺术感极强,字体流畅,仿佛这个名字签了上万次一样。
‘’菲菲这个名字很适合你‘’李嘉佑望着女孩子的眼睛,心里的话脱口而出。
‘’谢谢‘’
虞小满双手接过合约,指尖在烫金的保密协议条款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她唇角扬起恰到好处的弧度:谢谢李先生体谅,毕竟我还要念书。声音清润如玉,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嘉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见过太多急于成名的女孩,却鲜少有人能在一千五百月薪的诱惑下,首先考虑学业和声誉。
谈好合作后上菜时,他状若无意地提起:虞小姐喜欢Billie Holiday?我在伦敦时收藏过她的黑胶。
虞小满闻言眼睛蹦出了光。
这顿晚饭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交锋。
当虞小满谈论爵士乐的即兴创作时,她随手用筷子在碗边敲出复杂的swing节奏;
聊到上海老歌复兴时,她准确指出《夜来香》原版编曲中的日本演歌元素;
甚至当话题转到音响设备,她都能说出索尼最新款CD机的频响参数。
您知道Dolby降噪系统?李嘉佑的筷子停在半空。
这个归国华侨难掩震惊——1985年国内连磁带都还是稀罕物。
虞小满夹起一片水晶肴肉,灯光下琥珀般的肉冻映着她狡黠的眼神:《无线电》杂志上看过。这个回答天衣无缝,却让李嘉佑注意到她指间转筷子的动作——那分明是长期玩笔形成的肌肉记忆。
三个小时的饭局,桌上的松鼠桂鱼早已凉透,两人的话题却从蓝调音乐跳到存在主义,又从香港武侠电影聊到百老汇音乐剧。
第三次来添茶时,李嘉佑发现自己竟在无意识模仿虞小满说话时的手势——那种带着韵律感的停顿,像极了他在剑桥的哲学教授。
所以您认为上海会成为东方百老汇?虞小满问出这句话时,眼睛亮得像是藏了整个外滩的灯火。
李嘉佑的钢笔突然在餐巾上划出长长一道墨迹。
他想起去年在伦敦看的《猫》音乐剧,想起那些金发碧眼的观众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此刻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姑娘,他心脏突然漏跳一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顶流到八零,我靠才华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从顶流到八零,我靠才华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