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才值得警惕。”王浩指着星图上几个不起眼的参数,“您看这些引力波纹的衰减曲线,非常突兀,不像是自然消散。更可能是某种干扰,或者……是它们刻意隐藏踪迹的表现。我建议航线稍微偏转5度,避开核心区域,并派遣一架侦察无人机近距离探查。”
王浩的建议有理有据,不仅指出了风险,还提出了低成本的验证方案。周平略一沉吟,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侦察无人机传回的图像显示,那片区域果然潜伏着几只休眠的“虚空水母”,以及一些不稳定的空间裂缝。一次潜在的危机被无声地化解了。
几次类似的事件后,舰桥的军官们看王浩的眼神渐渐变了。这个年轻人不仅有点运气,其观察力之敏锐、思维之缜密,尤其是那种对潜在危险近乎直觉的嗅觉,远超一般的见习官,甚至不输于一些老牌参谋。
林雪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依旧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指挥,但偶尔,她会通过内部通讯,直接向王浩提问。
“王浩参谋,对前方尘埃云的通透性分析完成了吗?”
“针对可能遭遇的小股海盗,你的备用规避路线方案是什么?”
她的问题总是切中要害,带着考校的意味。王浩每次都会给出清晰、有数据支撑的回答,有时还会提供一两个备选思路。他不再刻意藏拙,但也把握着分寸,提出的建议都在他“见习官”身份所能理解的合理范围内。
一天,在结束了一次长时间的航行值班后,舰桥人员轮换休息。王浩整理好数据,正准备离开,却发现林雪还站在主观察窗前,凝视着外面无尽的星海。她的侧影在星光照耀下,显得有些单薄和……疲惫。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舰长。”
林雪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您也需要注意休息。”王浩说道。这话有些逾越,但他还是说了出来。或许是前世作为指挥官,深知领导者压力的同理心使然。
林雪沉默了片刻,忽然问了一个与战术无关的问题:“王浩,你害怕吗?在‘第七先驱者’号爆炸的时候。”
王浩心中一震,随即坦然回答:“怕。但更多的是不甘心。”这是实话,两世皆是。
“不甘心……”林雪轻声重复了一句,终于转过头,看了王浩一眼。那眼神依旧清澈冰冷,但似乎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能活下来,并且还有能力战斗,就是一种幸运。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工作。”
这是林雪第一次对他表现出超出纯粹上下级的、近乎个人层面的交流。虽然依旧简短,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王浩知道,他正在一点点获得这位冰冷舰长的初步认可。
相比之下,乔梁则是王浩在“广寒宫”上快乐的源泉。这家伙似乎认定王浩是他的“福将”兼“最佳吐槽对象”。
一天,乔梁神秘兮兮地找到正在休息区看资料的王浩:“兄弟,给你看个好东西!”他左右看看,像做贼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金属仪器。
“这是什么?”
“最新款的‘非接触式应力检测仪’!我花了大价钱从后勤那边搞来的!”乔梁得意洋洋,“据说隔着十几米就能测出金属疲劳度!走,我们去舰桥试试!”
王浩哭笑不得:“你去舰桥测金属疲劳度干嘛?”
“哎呀,你傻啊!”乔梁压低声音,“我们去测测林老大的座椅!看看她每天释放的‘冷气’有没有把椅子冻出内伤!这可是关系到全舰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数据!”
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刚溜进舰桥(王浩是被硬拉去的),就被值班的周平副舰长抓了个正着。乔梁被罚清洗一周的麻雀艇进气阀,王浩则被要求写一份关于“舰桥设备维护重要性”的五千字报告。
还有一次,舰队进行例行防空演习,乔梁驾驶的麻雀艇为了做一个高难度翻滚动作,差点撞上舰艏的传感器阵列。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他在通讯频道里得意忘形的欢呼被全舰广播了出来。
林雪冰冷的声音立刻响彻频道:“乔梁上尉,看来你对你的飞行技术很有信心。演习结束后,你的艇队负责模拟攻击‘广寒宫’号,由近防炮系统进行拦截训练。如果你的艇队有任何一艘被‘击落’,全体队员,包括你,负责清洗全舰所有卫生间一个月。”
结果那天下午,乔梁和他的队员们驾驶着麻雀艇,在密集的模拟防空火力中鬼哭狼嚎地穿梭,成了全舰官兵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最后他们还是“全军覆没”了。据说接下来一个月,舰上的卫生间干净得可以反光。
通过这些日常,王浩渐渐感受到,“广寒宫”并非只有冰冷的钢铁和严肃的纪律。在浩瀚而危险的星海中,同胞之间这种带着调侃的关怀和乐观的精神,正是支撑他们远航的重要力量。
而王浩,这颗来自异世的灵魂,正在这片星辰大海中,悄然扎根,等待着属于他的时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家族之星际指挥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