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星防御矩阵能源输出降低40%。这道命令让整个调配中心骤然死寂。老参谋长刚想劝阻,却见王启明调出实时星图:敌军主力舰队的前锋已突破奥尔特云外围。
赌注很简单。他将能量流向图与敌我军力对比图叠加,鲜红的劣势差距刺激着每个人的视网膜,要么用这些能量赌一个切断敌军补给的机会,要么等敌军兵临城下时,让防御矩阵的能量罐变成我们的殉葬品。
当最后一道调度指令确认时,能量管道传来雷鸣般的轰响——不是爆炸,而是海啸般的能源正涌向改装船坞。
当恒星的第一缕光芒穿透星图室的穹顶,七位白发苍苍的老将相互对视,不约而同地在战术板上按下指纹。七道确认光纹亮起的瞬间,作战同意书化作一道蓝色流光汇入中央指挥系统——这场持续整夜的推演终于尘埃落定。
沃尔夫上将摘下老花镜,凝视着全息沙盘上重新标注的战线。他看见王启明不仅精准复刻了王晨星元帅当年的战术构想,更用星萤大使的外交智慧化解了资源困局。这个年轻人像最顶尖的铸剑师,将父母传承的战略思想熔炼成了新的利器。
资源调配屏上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原本分散在十二个星区的舰队光点开始向指定坐标汇聚,民用矿船的改装进度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跳动。最令人震撼的是,连深空探测站的科研飞船都主动变更航线加入阵列——这是联盟史上首次实现军事与民用力量的完全协同。
当王启明下达第一道作战指令时,老将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超越年龄的指挥官气场:他调度舰队时展现的全局观令人想起巅峰时期的王晨星,而化解各部门矛盾时的话术又带着星萤的斡旋艺术。更难得的是,他在能源分配中展现的破釜沉舟魄力,这恰是当前危局最需要的品质。
朝阳完全升起时,星图室响起久违的警报声——但不是危险信号,而是总攻准备的集结号。七位老将整齐划一地起身敬礼,他们守护一生的联盟,此刻正被一个年轻人用全新的方式唤醒。资源屏上所有光点已汇成一支箭头,正如三十年前王晨星在战前预言的那样:“当分散的星光聚焦成束,便能刺穿任何黑暗。”
这场发生在星图室里的无形战役,其意义不亚于任何一场星际会战。王启明没有动用一枪一炮,却用精密如手术刀的数据分析割开了困局的肿瘤,用流淌在血脉中的战略基因唤醒了沉睡的战争智慧。当老将们联名签署作战书时,他们认可的不仅是方案本身,更是这个年轻人身上展现的、超越时代的统帅气质。
资源调配中心的变革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王启明打破军种藩篱的魄力,让原本各自为战的舰队开始真正协同;他敢于抽调首都防御能源的风险决策,则彰显了孤注一掷的战略勇气。当民用矿船、科研飞船与主力舰队出现在同一作战序列时,联盟的战争潜力被重新定义。
“启明星号矿船改装完毕,请求升空许可!”
当这艘喷涂着新舷号的舰船从火星船坞点火起航时,指挥部所有屏幕同步切换出航画面。这艘装备着磁轨炮的民用船,此刻却比任何战舰都更令人瞩目。老参谋长望着屏幕喃喃自语:“我们到底是在见证奇迹,还是在目睹疯狂?”
王启明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遍整个指挥链:“这不是替代,而是进化。从今天起,每艘船都是武器,每个公民都是战士。”当更多改装舰船加入编队时,星图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正规舰队与民用船队组成立体攻击群,如同星际时代的游击军团。
王启明站在星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凯尔特星云边缘那片因引力扭曲而波动的光晕带。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室里格外清晰:“从柯伊伯带废船坟场,打捞三艘退役的‘山岳级’巡洋舰。”
参谋部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老将沃尔夫忍不住开口:“统帅,那些船的反应堆十年前就停转了,装甲上还留着当年战役的弹孔——”
“正是要这样的效果。”王启明调出星云结构图,指尖划过引力异常区,“把十二艘‘天鹅座’级运输船装上全息投影阵列,伪装成‘星尘级’巡洋舰。混编成第七特遣舰队,立即部署到β-7导航信标区。”
当这支由废铁和幻影组成的舰队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时,连最沉稳的通讯官都倒吸冷气:投影生成的炮台轮廓略显模糊,老式巡洋舰的引擎喷流带着不稳定的闪烁,恰似一支仓促应战的残兵。
“开放二级通讯频道。”王启明亲自调整着通讯参数,“让运输船船员用明语抱怨护盾故障,安排诱饵舰队发送加密等级最低的求援信号。”
最精妙的一步是,他让两艘伪装舰在跃迁时故意制造能量过载的假象,舰体投影出逼真的损伤效果。当敌军侦察机捕捉到这支“惊慌失措”的舰队时,指挥部监测到敌方先锋舰队立刻调整航向,如饿狼般直扑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家族之星际指挥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